賴祥蔚/「IP劇」臺灣搭上線 人才如何被看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可說是目前臺灣IP劇極成功案例。(圖/福斯電視網提供)
「IP」最近正當紅,以前提IP,通常是指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定),現在主要是指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知識產權),通常是指具有發展成影視作品的小說或是劇本。
網路時代,最被關注的IP當然來自網路。中國大陸有許多作者就是因爲在網路寫小說暴紅而被改編成劇本。日前第6度次稱霸榜首的唐家三少,不只賺入數億的版稅收入,也進入世界作家收入的前10名。
大陸行,臺灣呢?以前沒搭上IP產業,但是現在有人開始很認真投入。例如裴偉,這個名字在臺灣上流社會可以說是如雷貫耳,因爲他創辦了《壹週刊》,然後又開辦《鏡週刊》。有些人幫他取了一個不太好聽的綽號─「狗仔頭」。顧名思義,裴偉纔是臺灣狗仔文化的頭,黎智英則是出錢的老闆。
裴偉先後擔任《壹週刊》、《鏡週刊》的社長,現在也擔任「鏡文學」董事長。有的人見面不如聞名,裴偉則是見面不同聞名:他一派斯文、說理分明,更像是文人名士。
裴偉顛覆了臺灣的新聞文化,如今他投入IP的耕耘與經紀,對臺灣劇本、影視劇等智慧財產的貢獻又會如何?
裴偉不忍看着一路合作的同事在《壹週刊》停發紙本之後失去舞臺,所以投入創辦《鏡週刊》,沒想到曾經是大陸最大網路文學平臺的「盛大文學」前董事長邱文友加入,於是而創辦了「鏡文學」,這塊新興事業版圖的發展超乎他原本的預期。
「鏡文學」搭建了網路平臺,鼓勵作家到網路平臺上發表作品,積極從中找出好的IP協助將作品進軍大陸,以及協助輔導把小說改編成劇本、並且幫忙找資金、找拍攝團隊、找影視作品的上架平臺、找海外市場,扮演全方位的經紀角色,而且已經逐漸在開花結果。今年展現大手筆,舉辦了首獎獎金高達百萬的「鏡文學影視長篇小說獎」。
臺灣從政府到民間、從文化部到各縣市,都祭出重金舉辦文學及劇本競賽,也有不少文學作品的發表平臺,然而創作者如果想推動作品的影視化,總覺得渠道不夠暢通。
這真是有趣,一方面臺灣影視圈充斥了許多品質欠佳的作品,另一方面創作者又總是感嘆找不到把作品拍成影視劇的機會。
文化部透過了電影劇本獎、輔導金等政策提供協助,不過好作品找不到拍片機會的市場失靈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政府最多隻能提供政策(還不一定是好政策),沒有辦法取代市場功能。
過去在市場上很少有經紀、輔導、投資、行銷的四合一全方位機制,期待很快有更多投入,臺灣的IP表現纔會被看見。
好文推薦
賴祥蔚/先別管499之亂了,你聽過死卡嗎?
●賴祥蔚,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