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提質培育就業新動能
來源:經濟日報
人社部陸續發佈了近百個新職業,其中“數字”“綠色”“民生”等成爲關鍵詞。在新產業、新動能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新職業爲勞動者帶來更多就業新選擇。今年9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圍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就業促進協調聯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統籌推進就業擴容提質
如何理解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的涵義?“擴容”和“提質”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
鮑春雷(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智庫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副秘書長):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徵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就業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在14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9萬人,同比增加2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7%;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至5.3%之間,總體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也低於5.5%左右的年度控制目標。隨着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引領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不斷壯大。經濟動能轉換也使就業領域發生變革,就業增長驅動因素變換,就業結構深刻調整,崗位替代更加頻繁,亟需培育就業提質擴容新動能,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過程,通過就業新動能的培育,爲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正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產業數字化、人口老齡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等因素對就業的影響不斷加深,而勞動力市場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要將就業擴容與提質統籌考慮、系統推進,在擴大就業機會中不斷提升就業質量,以就業質量改善帶動就業機會增長。
擴容,即擴大就業容量,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不斷提升就業的帶動力。在保持傳統行業、傳統業態就業規模穩定的同時,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挖掘新的職業序列,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髮經濟等快速發展,帶來大量的新職業、新崗位和新就業機會,如人工智能訓練師、網絡營銷師、碳排放管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未來仍有較大擴容空間。
提質,即提升就業質量,通過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等,創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就業崗位。通過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勞動權益保障辦法、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等,保障和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質量。
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要全面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爲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在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中積極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是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加強政策協調聯動。紮實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注重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大生產力佈局中,優先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創造高質量就業機會多的產業和企業。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釋放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優化調整階段性政策,加大薄弱環節支持力度,通過擴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場信心、穩定企業經營帶動更多就業。
二是增強產業發展與就業協同,促進就業擴容提質並舉。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佈局建設,打造新的經濟與就業增長點,促進知識型、智力型、技術型新職業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緊抓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髮經濟等發展機遇,完善產業發展和就業促進支持政策,持續培育開發新職業、新崗位。鼓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
三是積極提升勞動者素質,促進人崗有效匹配。面向產業發展需求,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構建以企業爲主體、院校爲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訓緊密聯繫、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互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鼓勵院校錨定就業擴容提質新領域,合理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加快重點緊缺人才培養。及時跟進就業領域新變化,積極開發新職業序列,健全職業技能標準和培訓體系,加快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四是加強就業監測分析,做好動能轉換風險防範。完善就業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探索大數據技術在就業監測領域的應用,提升就業形勢分析研判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建立人力資源供求調查預測和信息發佈制度,增強人才開發和培養的前瞻性。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建立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對出現嚴重規模性失業風險的行業領域,適時發佈預警信息並採取針對性舉措,通過信息對接、技能培訓、職業指導等方式,有效幫助因崗位替代而失業的人員儘快轉崗到新的就業領域。
拓展數字經濟就業新空間
在做好數字轉型中的崗位挖潛、職業轉換方面,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如何?
李建平(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席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對我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2012年的11.2萬億元增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佔GDP比重42.8%。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不斷涌現,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規模和產業結構產生影響,也深刻改變着就業市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拓展數字經濟就業新空間,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做好數字轉型中的崗位挖潛、職業轉換。當前,我國正通過崗位挖潛和職業轉換,實現就業市場優化升級。一方面,傳統產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釋放出大量新崗位,如數據分析師、AI訓練師等。另一方面,勞動者通過職業轉換,不斷提升自身技能,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需求。
今年7月,人社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佈了19個新職業和28個新工種信息,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用戶增長運營師、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等,其中數字職業佔據相當比重。中華全國總工會2023年發佈的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8400萬人,佔職工總數的21%。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和網絡主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成爲互聯網平臺靈活就業的重要力量。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今年10月,全國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超748萬本。《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職業主播數量達1508萬人。平臺企業已成爲吸納擴大就業的蓄水池和穩定器。
以人工智能爲例,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現爆炸性增長,人工智能大模型飛速發展。每一款大模型產品上市之前,需經過海量數據投喂,以幫助其理解人類提出的問題。爲了不斷對模型進行訓練校準,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其主要任務就是從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設計、調用、訓練、優化和維護管理。通俗地說,就是讓人工智能更聰明、更有用,進一步賦能千行百業。
又如,低空經濟催生了無人機操控員。據民航局統計,截至今年7月,我國獲得執照的無人機操控員超22.5萬人,相比2023年底19.4萬人的數據,僅半年時間就增長3萬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專業無人機飛手缺口100萬人。未來,低空經濟將被更廣泛應用於農業、物流、環境監測等領域,這一缺口還將擴大。
再如,新能源汽車催生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等多種新業態。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和電動化、網聯化的發展,推動汽車智能化程度持續提升,一輛車可集成上億行代碼,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功能都依賴於軟件系統。相應的,對車上軟件的測試、運維等任務,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等新職業不斷涌現。
總體來看,與數字化、智能化相關的新職業、新崗位呈供需兩旺態勢。今年一季度,固廢處理工程師、光伏系統工程師等招聘規模環比增長45%以上,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等薪酬持續上漲。網約配送員被納入新職業後,相關的技能比拼隨之跟進;研學旅行指導師成爲新職業後,從業者不僅擺脫了身份尷尬,而且獲得更多家長和孩子的認可。
近年來,我國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及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從就業角度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方面,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短缺問題突出。特別是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加速突破應用,結構性就業矛盾日益凸顯。《2024大模型人才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7月,大模型算法、技術類人才的招聘數量和人才緊缺度均位居前列。另一方面,數字鴻溝帶來新的就業排斥。網絡技術推動了線上就業平臺普及,但對於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大的務工人員來說,數字鴻溝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難題,導致無法有效獲取和利用在線就業資源,如遠程工作機會等。同時,缺乏數字技能的人羣在就業市場中明顯處於劣勢,甚至面臨失業風險。
拓展數字經濟就業新空間,需從以下方面着力。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推動高校、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勞動者數字化轉型,加快打造“數字經濟+職業技能”複合型人才隊伍。建立完善全國統一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效能和勞動力市場匹配效率。加強數字鴻溝治理,縮小不同行業、不同代際勞動者數字知識與技能差距。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爲缺乏數字技能的勞動者提供就業指導和培訓服務。加大對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制定促進數字包容的政策措施。完善數據安全與勞動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勞動者在職業轉換過程中的基本權益。
增加綠色就業新機會
在積極發展節能降碳、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等綠色產業的同時,如何促進就業增長增效?
叢曉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經濟研究室副主任):經濟社會持續向“綠”發展創造了大量綠色就業機會。綠色職業蓬勃發展,綠色人才不斷涌現,爲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提供了要素保障,對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可再生能源領域爲例,我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裝備製造國,太陽能光伏、風能、水電等領域吸納就業數量顯著增加。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和國際勞工組織聯合發佈的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就業人數738.8萬,約佔全球總數的46%。未來,隨着經濟“含綠量”不斷提升,綠色職業和崗位需求將持續增長。據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中國邁向自然受益型經濟的機遇》報告,如果我國通過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自然恢復,到2030年將創造8800萬個就業機會。
伴隨綠色就業數量快速增長的,還有綠色職業門類的推陳出新。除了生態護林員、廢氣處理工等傳統綠色職業外,還涌現出許多面向新場景、服務新產業的綠色職業,如電池及電池系統維修保養師、碳排放管理員、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等。截至目前,人社部發布的職業分類大典已將134個職業標識爲綠色職業,與《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相輔相成,爲促進綠色就業增長增效提供了重要指引。
綠色就業與綠色產業發展政策銜接愈加緊密。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除完善制度體系、增強資金支持外,還強調要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即提高就業人員綠色技能和素質,拓寬綠色就業空間。山東省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深入挖掘綠色低碳領域就業崗位。江蘇省出臺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意見,強化綠色技術創新載體培育,加大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力度。福建省制定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將綠色經濟人才納入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支持範疇。
綠色職業人才培養體系日益完善。教育部對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均作出明確部署,要求“加強綠色低碳教育,推動專業轉型升級”“培養人才的綠色技能”,鼓勵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目前,國內許多高校已將綠色專業和學科佈局納入教育教學體系。南京林業大學圍繞綠色發展完善課程設置,鼓勵各學院開設本院專業與生態環境學科交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廈門理工學院聚焦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和太陽能儲能方向,爲服務廈門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銀川科技學院綠能數智化產業學院、長三角綠色人才培訓基地等一批綠色教育培訓機構紛紛成立。
下一步,在積極發展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等綠色產業的同時,可從以下方面着力增加綠色就業新機會。
一是持續培育綠色就業新增長點。除了挖掘清潔能源裝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優勢領域的就業崗位外,還應聚焦環保裝備製造、節能建築、新興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前沿領域,加強關鍵技術攻堅、打造新的產業增長極,帶動綠色就業。在降碳、擴綠環保裝備領域,開發多污染物與二氧化碳協同減排、多組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控制、二氧化碳低能耗捕集等關鍵技術與裝備,並推廣應用;在節能建築領域,加快發展大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建築、超低能耗建築和裝配式建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在新興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領域,重點發展以退役風機葉片、光伏組件、鋰電池等爲代表的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高值化回收利用產業。
二是切實提高勞動者綠色素質與技能。有研究表明,大多數棕色行業(能耗高、污染大的產業)從業者在再就業過程中仍選擇從事棕色行業的工作,只有少數順利轉型進入綠色行業,其根源在於市場需求與勞動技能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這意味着,增強綠色素質、提高綠色技能不僅是綠色產業從業者的現實需要,也是全體勞動者應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要積極發揮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行業協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多方聯動協同作用,制定針對不同層次人才的培訓計劃,完善綠色職業認證及人才考評體系,幫助各領域從業者提升綠色技能和職業認同感。
三是加快健全綠色職業標準與評價規範。綠色職業從業者被形象地稱爲“綠領”,不僅代表着新的職業方向,更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相較於傳統職業,綠色職業標準和評價規範還有待進一步健全。以碳排放管理員爲例,目前尚缺乏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認證,行業內相關證書的頒發主體有行業協會,也有培訓機構。夯實綠色職業健康發展的根基,亟需加強標準制定與專業培訓,形成較爲完善的綠色職業從業者教育、培養和實踐體系,爲廣大綠色人才搭建追夢圓夢的舞臺。
開闢康養就業新領域
在發展銀髮經濟,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休閒等產業深度融合方面,催生了哪些新的就業增長點?
王偉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民羣衆對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以養老、醫療、康復、保健、旅遊等爲代表的大健康產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催生了康養領域新的就業增長點。
截至2023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17億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63萬人。而康養服務人才十分緊缺,僅養老護理員的實際需求逾600萬人,現有人員不足十分之一。今年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新工種中,新增了生物工程技術人員、口腔衛生技師等新職業,增設了食品安全快檢員、社區助老員、老年助浴員等新工種,均屬康養行業。加之此前發佈的社羣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實現了康養服務與就業創業的雙向奔赴。
支持發展康養服務新業態。《“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圍繞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務新業態作出重要部署。各地積極引導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服務模式,鼓勵互聯網企業開發面向老年人各種活動場景的監測提醒功能,利用大數據方便老年人的居家出行、健康管理和應急處置。在地方政府層面,上海發佈關於開展社區“養老顧問”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最早推行養老顧問員崗位,爲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康養服務。在平臺層面,美團等助力從事養老產業的企業及實體商戶進行平臺化展示,精準對接爲老服務需求,老人陪診員、老年助浴員、認知障礙照護員等不斷涌現。在康養企業層面,泰康之家等創新“1+N”多學科照護服務模式,即一位長輩對應一位管家,並配備由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餐飲營養師、文娛活動師等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協同合作。
創新康養就業新模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佈的《關於擴崗位提技能優環境積極幫扶殘疾人就業的通知》提出,持續完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幫助殘疾人通過生產勞動積極融入社會。當前,社會企業正成爲服務殘障人羣和促進康養就業的創新組織模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2000萬左右心智障礙者,其就業率不到2%,成爲最難就業的羣體之一。針對這一問題,江蘇太倉歐商投資協會創辦中德融創工場,僱用殘障人士爲本地汽車產業進行零配件加工,通過個性化評估、優化工作流程等,有效促進了殘障人士就業。
培育康養專業崗位人才。2019年,教育部等部門提出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家政學、老年醫學等康養相關專業。2020年起,全國部分本科院校首批設立養老服務管理專業並招生。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圍繞推進人才隊伍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支持和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和社會需求增設銀髮經濟相關專業,合理確定老年學、藥學、養老服務、健康服務、護理等專業招生規模。據教育部公佈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健康與醫療保障、老年醫學與健康、口腔醫學等康養類專業申報數量明顯增加。今年5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同意設置康復大學的函,康復大學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教育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和青島市共同支持建設的公辦普通本科學校,定位爲新型研究型大學,着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今年9月,我國民政教育領域第一所本科高校——民政職業大學在京揭牌成立,開設了智慧健康養老管理等25個本專科專業,其中7個專業被認定爲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
研究制定康養崗位標準規範。人社部、民政部聯合頒佈《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根據養老護理員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圍繞放寬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空間、縮短晉級時間等方面,重點增加了對養老護理員的技能要求,明確了五級(初級)、四級(中級)、三級(高級)、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的職業技能等級序列。今年2月,人社部、國家醫療保障局頒佈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對健康照護崗位進行規範。此外,上海開放大學等還發布了《陪診師從業技能要求》《老年安寧療護護理員培訓規範》《居家養老照護師培訓規範》等團體標準,旨在指導養老服務機構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指導各地建立薪酬待遇與職業技能等級掛鉤制度,提升養老服務持續發展能力。
也要看到,我國康養就業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包括康養就業信息平臺缺乏、專業人才短缺、政策扶持整合力度不強、社會資本引進困難等。亟需加強康養就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進一步整合部門資源、優化政策環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