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和印奇,終於可以放下執念了

全文約 5281 字

預計閱讀 14 分鐘

前段時間,曠視創始人印奇出任重慶力帆董事長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曠視 37 個月的上市歷程,終於放下了。印奇 13 年的創業,到今天終於進入第二章了,這讓人很是感慨。

印奇是 2010 年後,中國第一代技術創業者的代表。曠視科技也是中國第一批以人工智能科技作爲核心的創業公司之一。所以這段故事,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創業時代的句號,和中國技術型創業者迭代前進的一個逗號。

印奇的這一段創業,經歷了很多東西。從天才學生創業,以 AI 的技術信仰建立整個公司,聚集了一波中國最頂尖的 AI 人才,到最風光的時候被各大機構爭相投資,成爲「AI 四小龍」,再到中美對抗導致公司制裁,宏觀經濟週期變化導致融資困難,AI 技術浪潮更迭導致市場並不符合預期。期間既有無與倫比的時代紅利,也有無法抗衡的時代變量。

曠視和印奇如今能放下執念,開啓新篇,實屬不易。我甚至覺得這背後要放下的,不只是他們。會看歷史,面向未來,對整個中國科技圈來說,2010 年代後開啓的這第一波真正的「技工貿」型創業浪潮,確實值得做一個好好的「總結」。

當新時代在招手,與歷史和解纔會解脫,解脫才能向前。

放下執念,

與歷史和解

曠視成立於 2011 年,那時候人工智能還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彙,當時剛從清華姚班畢業的印奇,拉着唐文斌和楊沐等人於 2011 年共同創立了曠視科技,創業的出發點,是深度信仰 AI 將會給世界帶來的進步機遇。

他們最開始的出發點有點「浪漫」,竟然是遊戲開發,並且還真的成功發行了一款在線遊戲,不過雖然遊戲下載量不少,收入上根本無法支撐公司的發展。

面對現實,他們調整地很快,把創業聚焦在了「視覺識別」的算法能力優勢上。我記得 2012 年 10 月,曠視科技推出了面向 B 端客戶的視覺技術開放平臺 Face++,一鳴驚人,爲企業客戶提供視覺技術解決方案是他們 AI「技工貿」之路的正式起航。

人臉識別技術給曠視帶來了第一個成規模的市場,比如超過 70% 的安卓智能手機搭載了曠視的人臉識別解鎖方案,比如 FaceID,作爲全球領先的雲端人臉識別身份認證解決方案,有超過 60% 的市場佔有率。

但是手機消費端存在着明顯的收益「天花板」,並不足以支撐公司研發出有代際優勢的人工智能技術的願景。

印奇他們真的主打一個勤奮,左衝右突,幾乎沒有錯過任何擴展技術應用場景的機會。比如很早就開始把視覺識別技術「軟硬一體」化後進入安防市場,並進一步延展到擴展智能物流領域的市場。最終現在形成了手機 AI、Face++、以及安防和智慧物流等領域的主營業務佈局。

如果只看這個視角,這一段「技工貿」的創業是有顯著成果的。但商業世界最重要看的不止是收入規模,還有成長性和利潤。

營收確實在增長,但是新拓展的業務毛利率並不高,獲得足夠高的利潤支撐研發仍然遙遙無期,這是這一代技術創業公司的通病。「AI 四小龍」中的其他公司,也長期面臨這樣的問題。

2010 年後到 2018 年前,中國從互聯網時代跨越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是風險投資和創業者最好的一個時代,也是「拼速度,拼執行,贏家通吃」方法論最流行的時代。那個時候,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是確定的,虧損是可以被包容的,成長速度就是一切。但這個在移動互聯網平臺型創業上非常有效的方法論,一旦「平移」和「類比」到技術型創業領域,就開始出現了極大的偏差。

如果回望這段歷程,本質上還是 AI 技術在那個時代的確有了突破和進步,讓很多技術型創業者看到了有機會把技術信仰,變成自己可以去推動和建設的夢想。同時,資本心態和經濟環境也在一往無前的上升期,形成了技術創業的第一次「共振效應」。

但是技術進步和推動世界是有一個客觀過程的,本質還是技術的能力和現實世界場景的「有效匹配」。而這裡世界不會將就技術,只能是技術將就世界——能解決多少問題,解決的過程能多高效,就能創造多大的價值。

這是個非常考驗技術型創業公司的 Game,最大的風險是「不匹配」,比如技術的能力需要持續投入才能持續上升,沒有收入只做研發是不行的;要獲得收入,如果技術能解決問題的場景太窄,你要強行擴寬就要極大降低效率,比如被迫面對非市場化的場景,比如必須要做極其複雜的交付等等。

這個時候,一旦技術代差級別的競爭力不能保證,那就會再加上一個技術同質化的慘烈競爭。

從全球來看,成功技術創業公司的發展往往需要「時間換空間」,在正確的技術 Vision 上,要度過足夠寂寞的一段時間,能夠健康地堅持到技術到位+市場到位的那一刻,才能收穫其真正爆發價值的瞬間。

但 2010 年後中國投資和創業的浪潮,很容易讓人產生妄念——那就是融足夠的錢,燒足夠的錢,拿足夠多的訂單,一切都會好起來,目標一定就可以加速實現。而且妄念會立即催生「囚徒困境」,一個技術賽道出現一個「瘋子」開啓不賺錢也要搶市場的動作,整個賽道就會被瓦解掉原有的價值。

所以妄念一起,執念就放不下了,特別是 2018 年前,整個市場的環境裡幾乎所有人都在這麼幹——融的多,燒的多,營收增長的代價都是不斷擴大的虧損。畢竟那個時候,還有上市融資的終極一步作爲希望。走上這條路,不到終點,誰也不能下車。

外部融資環境的變化,以及國際環境變化讓當年曠視科技香港上市前 22 天遭受制裁,這使曠視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很多人覺得這是印奇創業路上最大的「壞運氣」,這個轉折點造成了後來一系列的艱難。

但今天想一想,有些必然就是必然,如果是上完市後被制裁,可能反而是個更差的選擇,那隻能更加積重難返,連今天的「放下」的選擇都不會有。

這過去幾年,我知道印奇還在一直將主要精力投入曠視上市這件事上。前前後後,爲這件事又是左衝右突,竭盡全力,做了他的位置能做到的一切可能性。甚至眼睜睜的看他這幾年「成熟」了一倍的歲月痕跡,從當年的「背頭」變成了「平頭」,把新銳的創業者變成了堅韌的企業家。

印奇一直是個極有韌性的創業者,他看起來就沒有想過「Plan B」,甚至有一次我都忍不住問他,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上市對於曠視而言是不是太難了?你看你歷史融資額決定了市值預期肯定不會太低,但是目前虧損的狀況如果維持上市的勢能,也不太能做堅決的取捨改變。這不是死循環了嗎?說句「站着不腰疼」的話,爲啥不能放棄呢?

我記得他想了想,最後對我說:我可能是對閉環兩個字有了執念。這是我的第一次工作,第一次創業,還是有一些好勝心,覺得這件事雖然艱難,能趟過去,也需要趟過去。

他的回答很真誠,我也可以理解他。印奇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學霸,給他一道多難的題,他都不會怕,也不會輕易就放棄,他甚至覺得這是學霸應該去解決的問題。但關鍵問題是,創業,不應該是別人給出的題,他可以選擇的。

我相信從去年年初,國內大模型浪潮開始,印奇這樣對 AI 有信仰的人,必然深刻感受到時代在前進。當世界展開了新的畫卷,你突然發現自己還被上一張圖卡在 bug 裡出不來,這個信號足夠成爲一個「Stop sign」——就像我們開車的時候開久了,你就是在機械化地繼續開,會突然忘記要去哪裡,這時候需要有一個「停止標誌」,強迫讓你停一停,想一想這條路是怎麼上來的,以及你本來要去什麼地方。

印奇曾經有次和我聊天說到了自己的一些覆盤,有句話我印象很深:「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時候特別容易高估錯過的風險,低估做錯的風險。」我當時開玩笑說,是不是就像打德州撲克,每張牌都想看,每把牌都打成了 All-in 的感覺?

現在回想上個時代,真是有些感概。國內第一批技術創業者大多從學術和研究領域出身,他們沒有商業經驗,可一上來玩的就是「地獄難度」,他們揹負了中國這一類創業者方法論形成的「沉沒成本」。

但我覺得錯了就錯了,不要把沉沒成本當作成本,不要恨它,怨它;要直面它,接受它。

無論是曠視還是印奇,不能一直卡在上個時代的舊題上。曠視作爲一家有真技術的公司,如果能擺脫上市這道題,有取捨,有聚焦,就有機會迴歸一家「本分」的、健康的,用技術來創造價值、解決問題的公司,去好好創造真金白銀的價值。也擺脫這些年被迫的維持性的打法帶來的死循環。

而印奇正值當打之年,他應該換一個考卷,把當年因 AI 而起的創業,在新的時代繼續進行下去。這幾年夠執着了,夠負責了,可以放下了。

很欣慰,可能是印奇這些年拼盡全力的過程,也可能是時代的變化,最終到今天可以逐漸消除了那些上個時代的妄念。曠視和印奇的這次放下執念,與歷史和解,離不開那些也終於想清楚了的各個利益相關方。這個變化、對創業者來說,這真是個環境的進步。

重啓輪迴,

躬身再入局

再來說說印奇的新事業。

2021 年的時候,我知道了曠視當時正在獨立孵化一個車 BU 團隊。當時印奇和我聊到,他對此十分興奮,他在汽車領域,重新看到了一個能夠支撐一個偉大的 AI 公司的潛力市場。

現在想想,印奇的新階段聚焦到自動駕駛領域,應該是那時候種下的因果。而印奇入職重慶力帆的這個決策,是這麼來的呢?我覺得可以嘗試分析下背後的邏輯。

吉利汽車是力帆科技的大股東。我知道曠視很早就與吉利有一定的淵源。曠視車 BU,當時的第一個客戶,就是吉利汽車。在幫助吉利汽車解決了一個之前其他公司都沒有成功解決的難題之後,雙方第一次建立了合作的默契。

我雖然不太瞭解此次印奇和吉利之間,具體的合作模式的細節,但我多方瞭解到印奇此次出任重慶力帆的董事長,印奇將會成爲船長駕馭這個公司的方向,並且業務上一定會與吉利之間產生深度的合作。

吉利是老牌車企了,但在過去幾年,客觀地說在智駕方面,相對落後。而去年,華爲通過爆品新車問界 M7,將智駕概念徹底推向大衆市場,對於整個行業的人都是一個震動。

李書福當年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開口第一句就是「其實我也是個極客」。我推測,作爲老牌汽車企業,吉利希望也能夠有所作爲——如果未來不是華爲一統江湖,那麼還可能出現誰,能做出一個足夠開放包容的智駕解決方案,來像蘋果安卓陣營一樣,分庭抗禮?李書福肯定會有類似的思考。

李書福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圖源:極客公園

站在印奇的角度分析,新事業選擇合作車企的時候肯定不止一個選擇。但最後選擇了和吉利合作,很可能和吉利本身的特點相關。

正如蘋果和安卓之爭,在一個行業裡,總有些公司的戰略、打法,更傾向於形成一個開放,包容的生態,而另一些公司,則偏封閉保守。

而就過往的經驗來看,吉利正是行業裡偏開放,願意去組織一個生態的力量,有胸襟既與一個獨立的創企進行深度協同,又允許這家公司本身再開放利用雙方合作打造出的解決方案,給其他車企使用。

對於印奇來說,這也一定是個利好。畢竟在智駕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作爲後手殺進去,能夠拿到一個確定性的客戶,並進行深度綁定,對於一個新的創業公司是極大的助力。如果還能與吉利汽車進行深度協同,對於新企業的技術競爭力,也將有很大的助益。

智駕用端到端的大模型真的做出好的產品,我感覺還需要時間。但用模型去升級座艙內的整體新交互應該是短期就能看到的產品能力。

同時我猜 robotaxi 會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這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從技術成熟度以及政策等影響上看,距離 robotaxi 真正的爆發點還需要至少 2-3 年。力帆科技新能源產品上半年主要瞄準的就是網約車和城際運輸市場,本身在這個領域就有一定的基礎,印奇如果能跟吉利的生態一起創造一個可行的 robotaxi 模式,後發也未必沒有機會。

其實回想一下,第一次創業時,印奇看到了當時 AI 對人臉識別等新場景的突破,就衝入了一個他當時並不熟悉的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一路就走了十幾年。 走過了一個循環的印奇,這次創業,其實是在一個被驗證了確定性的市場,打了一個後手站位。

智能駕駛走到今天,對於汽車行業未來的變革已經是確定性的了。有人或許會說,現在入局智能駕駛,是不是已經晚了?

智能電動車戰爭,並沒有真的已經進入下半場。目前,L4 級別的智能駕駛技術,剛剛開始進入收斂,尚未分出確定性的勝負。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馬斯克提自動駕駛到今年,自動駕駛的技術已經變革了好幾代,前後的技術雖有傳承,但是核心資產不可共用——數據資產不能共用,硬件架構不能共用。先入場的智駕公司,或許在工程化上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並沒有核心技術壁壘。這意味着,後入局的企業,可能仍有機會。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真的到來,我認爲我們纔將進入上半場的決勝局——當我們不需要在車內駕駛了,整車座艙的設計,都將被完全改變。目前已經有不少車,開始爲座艙設計可旋轉的座椅,而這將只是最初級的改變,智能電動車還有一次根本性的產品定義升級空間,而出行服務也是如此。

作爲朋友我祝福印奇,能夠在新的創業週期裡,再次和時代共振,這是他竭盡全力後贏得的幸運;敢於重啓輪迴,躬身再入局,這是他令人欽佩的選擇。

而這件事發生在中國科技圈,本身或許也是一種進步吧。願新一代的中國技術創業者們,不再經歷這些曲折,做新事兒,走新路.

轉載文章請添加微信: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