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一位七歲小孩回答後,孔子決定拜他爲師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當時百家爭鳴時他創立了儒家學派,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學識,使得衆多弟子拜在他的門下,從而讓儒家思想影響了後世幾千年,他也被尊爲“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但你知道嗎?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卻從未停下過求知的腳步,始終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他認爲智慧不應被年齡所界定,故而提倡“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教學理念。

在孔子當時周遊列國時,他就向一個七歲的孩子拜師,以身作則的踐行了自己的教學理念。

當時孔子帶着弟子來到了莒國遊學,途經一個小村莊時,偶遇一羣小男孩在路上玩耍。其中一位名叫項橐,年僅七歲。

因爲道路比較狹窄,其他的小朋友見到路上有人,便主動的站在道路兩旁讓孔子等人通行,唯獨這個項橐沒有動容,站定不讓。孔子見狀十分好奇,便上前出聲詢問:“小朋友,爲何不讓我們過去?”

項橐回答:“自古車馬遇城繞行,城不動,人應讓。”

原來這羣小孩原先是在路上玩建城的遊戲,所以項橐纔會如此回答。

孔子向來是一位博學之士,學識淵博,他從來沒有因爲自己的知識而輕視他人。在面對項橐的回答,孔子沒有感到羞恥或者自負,反而表現出極大的敬意。

孔子見狀便想再次試探項橐的智慧,於是約定兩人互相出題答題,若是答不上便拜對方爲師。

在得到項橐的答應後,孔子率先出題:“人在世上,依靠星辰之光,地生五穀,方能養育生靈。那麼,天上星星幾何,地上五穀又有多少呢?”

項橐不慌不忙地回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但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

這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蘊含了宇宙的廣闊和人類知識的有限。孔子深感驚訝,未曾想到一個如此年幼的孩子竟能如此透徹地理解事物的本質。

項橐反問孔子:“人的身體比天地小得多,眼睛上的眉毛比星星少,您可知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呢?”

孔子一時語塞,良久便隨口答道:“星星多得數不清,眉毛也多的數不清。”

項橐卻毫不留情地反問:“如果你不能清楚數出天上的星星,自己的眉毛,那你怎麼能說它們很多?你連數都數不清,怎能自信地知道它們多呢?”

孔子聽到這番話,心頭一震。他頓時意識到,這個小孩不僅問得有理,甚至比許多成年人還要理智和深刻。

項橐見狀接着出題:“我且問你,這世上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還是未能回答。

項橐告訴他:“井水無魚,螢火無煙,枯樹無葉,雪花無枝。”

孔子一想,確是如此,因此面對機智與智慧並存的小項橐,內心極爲佩服的他,決定拜他爲師。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弟子們無不驚訝,他們從未見過老師如此敬重一位年幼的孩子。而孔子卻說,智慧並不受年齡的限制,真正的智慧在於對萬物的深刻理解與對道理的敏銳洞察,因此他甘願拜這位小先生爲師。

孔子這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謙遜和求知的同時,也向弟子上了一課,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獨特的見解,我們應該保持謙遜的態度,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

這種虛心和求知的精神,便是孔子偉大的內在品質之一。

而面對孔子的拜師,項橐輕輕一笑,並沒有因爲孔子的謙虛而感到得意。相反他回答道:“老師,您的謙遜讓我欽佩。我雖然年幼,但願意與你共同探討、共同學習。”

孔子和項橐的這段故事,後世《三字經》中就有記載:“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這不僅是對孔子謙遜和求知精神的讚美,更是對智慧和品德的敬畏。

只是項橐的聰慧和機智,贏得了孔子的尊敬的同時,也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注意。當時莒國是個小國,莒國竟然有這麼一位神童的消息,也引來了其他國家的注意,各國國君想方設法的招攬項橐。

項橐年紀雖小,但品質很高,拒絕了所有國家的招攬,決心留在自己的母國,始終保持着對國家的忠誠。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12歲時被齊國國君派人給殺害,成了不少人心中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