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含瘦肉精美牛 AIT:臺灣政府曾承諾進展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長司徒文8日表示,美牛議題造成臺灣開放貿易的「可信度」問題,是個「絆腳石」,他了解臺灣內部有政治等顧慮,但美國希望儘可能開放貿易。
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上午於美國在臺協會(AIT)接受中央社專訪,這是他首度針對美國牛肉進口議題,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深入說明美國政府的政策及立場。
被問及是否可能在美牛議題完全獲得解決前重啓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諮商時,司徒文說,基於政治及貿易理由,都「很難」。他表示,臺灣政府曾承諾進展,而這種並非基於科學、而是基於其他因素的貿易障礙是造成了困難,尤其這已是長久以來的錯誤( long-standing erratum),很難把此議題放到一邊。
司徒文說,美國的食品出口基本原則是,若對方不願進口某種食品,必須提出科學理由、討論應基於科學。
司徒文表示,臺灣民衆有種錯誤印象,總是覺得自己的食物是「純淨」(pure)的;但事實上,臺灣本身也在自產家畜上使用100多種化學品及添加物,使用在蔬果上的更多,因此問題在於臺灣爲何禁止萊克多巴胺( ractopamine)?
有備而來的司徒文並提出臺灣家畜使用添加物以及化學品的清單。 司徒文表示,如果臺灣禁止萊克多巴胺,必須要基於科學,這是做決定唯一公平的基礎,美方已出示大量科學證據顯示這種飼料添加物是安全的,它能提高肉產量、降低成本,也製造較少排泄物,並可減少牲畜飼料用量,讓肉品更便宜。
司徒文表示,美牛及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TIFA)都是貿易問題,此外,許多美國國會議員對臺灣處理美牛的方式深感失望,造成貿易諮商的政治障礙,多年來氣氛不利於討論其他議題。(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