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網格“小事” 幸福生活“滿格”
□蘇報記者 管有明 蘇報通訊員 施新花
“地面鋪設了40平方米的塑膠,我們的活動場所既實用又安全。”姑蘇區白洋灣街道清嘉苑小區居民王文美說起小區裡的新變化,情不自禁地點贊。據悉,這也是白洋灣街道充分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的優勢,加大力度收集與整理居民對民生小事的訴求,持續爲居民辦實事的結果。在他們看來,“小事”連民生,民生連民心。從網格着手,紮實辦理好各類民生小事,能夠讓居民羣衆住得更舒心。
網格排查入微,鋪設塑膠護平安
近期,清嘉苑社區網格員金志強在日常巡查走訪中,發現清嘉苑中心廣場經常有居民聚集在此休閒活動。但這裡的地面爲草坪地,遇上下雨,不僅變得潮溼,而且還非常滑,容易產生安全隱患。隨後,該社區組織工作人員、物業人員、網格員一同前往現場進行勘探,發現隱患確實存在。經過協商,社區決定申請民生小事項目,在這裡澆築硬化並鋪設塑膠40平方米。
項目經審批後,施工方立即對地面進行修整,前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就全部完成。
“清嘉苑小區爲村民徵收安置房小區,居民羣體以老人、小孩居多。由於小區內公共活動區域不足,無法滿足老人、兒童活動需求。這一次的塑膠鋪設,不僅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更守護了居民的安全。”清嘉苑社區黨支部書記湯平說。
安裝陽光頂棚,助居民閒坐聊天
前期,和泰小區居民張建珍在“社情民意聯繫日”活動現場提出,和泰家園爲徵收安置房小區,老年人居多,多數喜歡在長廊閒坐聊天。位於南區18幢前的休閒長廊建成較早,長廊內休閒座椅已翻新。但由於沒有頂棚,受天氣影響,雨後座椅易積水落灰、木製廊頂易腐蝕。“希望能安裝頂棚,爲大家在這裡閒坐聊天提供方便。”張建珍說。
對此,社區工作人員在徵得周邊居民同意後,通過民生小事項目,在這裡加裝了頂棚,方便居民日常在這裡議事、聊天、休閒等。“其實,我們居民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下可好了,通過民生小事項目加裝了頂棚,也延長了這個長廊的使用壽命,還方便我們日常的生活。”居民陸高慧芝感慨地說。
增設晾衣設施,曬出居民幸福感
近日,金色里程社區網格員趙玉英在巡查走訪中碰到居民反映,小區居民亂晾曬情況比較多,主要是私下拉繩晾曬,這樣不僅不方便,還影響周邊居民通行,對周邊環境也不好。隨後,社區組織人員在小區內進行勘探,發現13幢南側、14幢南側區域採光良好,可以增設晾衣架,以解決晾曬難題。項目啓動後不到一週時間,晾衣架增設完成。同時,網格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還對居民做了文明晾曬的宣傳工作,告知大家要好好利用新建的共享衣架,曬出“新文明”,方便“你我他”。
“因爲小區欠缺成套的晾衣架,一些居民直接在樓下找到空地就進行晾曬,確實影響小區的環境。這次新安裝一批晾衣架,可以緩解居民晾曬的需求。以後,社區還會繼續爭取增設更多的便民設施,改善大家的生活質量,提升幸福指數。”金色里程社區黨總支書記俞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