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出缺次長代理 出事無人負責

清明連假2日第一天,交通部長林佳龍(左)在高公局長興華(右)陪同下視察高公局交控中心,並瞭解全國路況。(範揚光攝)

2018年10月21日,普悠瑪翻車那一幕深深烙印臺灣人心中,18名乘客死亡的慘劇,讓各方把臺鐵轟得體無完膚,局長、交通部長雙雙下臺。新官上任後進行一連串改革,但臺鐵表現未見起色,大小事故不斷,去年底發生的猴硐邊坡走山,還沒處理完局長張政源即在1月初退休,一職懸缺迄今,臺鐵每天載運約50萬旅客,卻沒有合適人選接下局長,乘客簡直是賭命搭車。

普悠瑪事故後,許多人期待臺鐵會有徹頭徹尾的改革,可惜並沒有發生。列車過頭倒退嚕、斷軌44公分通報、猴硐邊坡走山,這幾個包幸好沒造成重大意外,但日前臺東道班工人就沒這麼幸運,無預警電力維修車撞上,造成2人當場死亡。

以道班被撞爲例,車站和維修車不知道前面軌道上有人,軌道上的瞭望員沒有發現維修車來了,一連串的低級失誤導致悲劇問題在哪?就是所有人都不把一個小動作當一回事,沒有發現到習以爲常的作業,足以害一個家庭破碎,這就叫缺乏風險意識。

上樑不正下樑歪,臺鐵沒有風險意識,底下的承包商自然也是態度散漫,否則不會發生工程車停在斜坡上,還疑似沒有拉好手剎車離譜事。交通安全不可能零風險,只求把可控風險降到最低,當所有小動作到位了,還會發生昨日的事故嗎?

過去幾年討論臺鐵的問題,大概不出幾個結論,「人力不足、經費不足、沉痾難改、留不住人」,但仔細探究文化,得出一個結論是臺鐵不重視風險的文化已經爛到根,局長、部長不敢大刀闊斧改革,無法真正改變臺鐵。

臺鐵現在的代理局長、交通部常務次長文中公路專業而非鐵道專業,3名副局長裡頭,1名學工程、2名學交通管理,都沒有臺鐵最重視的「運務」、「機務」2大專業,自然管不動內部,這也凸顯出行政院、交通部不重視鐵路運輸安全,所以讓臺鐵局長懸缺近3個月,而由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兼代。

各方政治勢力拉鋸,不尊重專業,用人酬庸,有官員預言「臺鐵幾年內會一定會再出一次大條的」,但不用幾年,昨日事故已成爲70年來最嚴重的鐵道事故。一位退休的交通高層官員就感嘆,最該下臺負責的就是閣揆與交通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