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式學習
最近一有空就在抖音看奧運,除了躺着看別人爲祖國爭光很舒服外,有幾件事兒還挺感慨的。
一個是乒乓球隊女單爭冠賽,陳夢爆冷蟬聯單打冠軍遭到很多人的冷遇。
尤其是觀衆席上有人對其豎中指,還有記者採訪她問她是什麼支撐她奪冠時,她還在思考,旁邊缺卻有人喊“擦邊”,諷刺她。
即便是這樣的遭遇,陳夢也還是穩穩地說話,穩穩地離場,微笑着和觀衆打招呼,換成我早哭了。
可以說,陳夢個人的颱風就是一個“穩”字,不管是打比賽還是臺下。
就是這個穩,在關鍵時刻讓她戰勝了自己的隊友,天賦高她一籌,賽前被觀衆預定了大滿貫的孫穎莎。
陳夢是富二代,據說她家產業很多、財富實力雄厚,戴個幾萬塊的翡翠首飾被傳成上百萬。她還有個有名的表哥黃曉明。
家境優越的女孩子,還能這麼吃苦,在被周圍所有人冷落到極致時依然不屈不饒地爲夢想拼搏,對比體操團隊的蘇煒德,家庭教育高下立見。
陳夢的至暗時刻始自東京奧運會,當年奪冠後因爲說錯話被網暴,雖然大規模賽事都有參加,且和莎莎的比賽失敗的次數挺多的,但是也贏過很多次,但就是變成了近乎查無此人的狀態,很多人甚至以爲她退役了。
因爲年齡和傷病,陳夢從全球排位第一到第四,很正常的職業運動員生源曲線。這次賽場上觀衆一邊倒地給莎莎吶喊加油,甚至央視的賽前宣傳片裡都不見她的身影,被忽視至此,可想而知陳夢的心情是怎樣的。
然而,人生的所有經歷都會變成閱歷。閱歷讓她寵辱不驚,閱歷讓她從激情到沉穩,也是閱歷讓她在賽場上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鬆。周圍環境怎樣,都被她屏蔽腦後,專心打球,不被勝負影響狀態。
那場比賽我從頭到尾看了回放,就連我一個不懂球的人都能看出陳夢以穩制“敵”,關鍵時刻發揮了奇效,竟然還有很多人在那說莎莎讓球瞭如何如何,真的很搞笑。
莎莎還是年輕了點,心氣高又有粉絲製造的巨大壓力,關鍵時刻亂了陣腳。
年輕的天賦選手可以意氣風發式地出場,年齡大的球員也可以以穩健爲自己的特色,不能否認人家的努力和付出。
我覺得陳夢很像中年的我們與年輕的同事們在職場中的狀態,別人看不懂,但是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成熟和強大的地方在哪。
陳夢就是我們普娃家長最期待的培養的小孩兒的樣子,勤奮低調穩健,值得期待和信賴。這世上天才很少,能憑藉努力勤奮穩健獲勝不丟人。
但是現在誰要說自家娃特別勤奮努力穩健就好像在說孩子不夠聰明一樣,這和陳夢的困境是不是有點像?
看了一些卓越的運動員們家人的採訪,還給了我另一個啓示,那就是有了目標就要一拼到底,不要猶猶豫豫。
比如拿下女單網球冠軍的鄭欽文,父親家教嚴苛,曾在比賽當場因她自暴自棄打過她。21歲的鄭欽文沒吃過零食喝過飲料。
看採訪,這個女孩是個自我驅動特別強的人,她很享受比賽給國家給自己帶來的榮耀。但是她的家庭依然功不可沒,投入2000萬培養她打網球,最艱難的時候只能賣房支撐,可以說是賭上了一切。
反觀我們自己,有時候想對孩子嚴格,但是又會被外部聲音左右,總是在嚴格和鬆弛之間反覆橫跳,拿不準尺度還經常自我懷疑。今天想培養好習慣,明天又覺得孩子要有鬆弛感。這是意志不夠堅定的人的通病。
規則是勝利者制定的,當你足夠有實力的時候,你就會自信,就會強大。實力不夠鬆弛也好自信也罷,都是空談。
每個人在實現自己目標的路上都可以潛力無限。孩子前進路上遇到坎了,心理療法有時候太慢,也可以照屁股踢一腳,說不定一下子就踢醒了。
我們現在做家長,畏手畏腳的太多了,照書養娃千篇一律,但是其實以前的教育也是有戒尺的,胡適他媽生氣的時候也會讓他跪下捱打。凡事不能過於絕對,不能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也不能完全靠哄着捧着養孩子,很難成材。p
現在的孩子,少年自有少年狂。打破歐美對游泳壟斷的潘展樂,說話超級可愛,吸粉無數。
這個孩子主打一個有話直說、有仇就報,在央媽採訪時把歐美運動員不禮貌的行爲說給了全世界。
潘展樂是姥爺帶大的,他姥爺一看就超級愛他,接受採訪時一口一個“我們樂樂”,特別帥特別乖特別厲害掛在嘴上。
享受着姥爺這種發自內心的愛和讚美長大的小孩兒哥,底氣十足,抗挫能力極強,關鍵時刻真能頂得上。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被教育要謙虛要內斂不要出風頭,這種理念也會被帶到孩子的教育上。
這屆奧運健兒們完全不一樣,是在被愛被欣賞中長大的一代,敢於追求夢想也敢口出“狂言”,鄭欽文說自己“queen wen”實至名歸,潘展樂說自己“創造歷史”。
你不會覺得他們自大,只會覺得他們陽光又自信。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們去深思一下,好好反省自己,當孩子興高采烈告訴我們他的進步時,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學習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訓練過程,而考試就是大大小小的比賽。競技式學習中,作爲家長,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向奧運健兒以及他們的家長學習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