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醫療專機再爆爭議 遭控延誤後送 承攬商最新迴應曝

承攬金門緊急醫療後送業務的安捷航空又爆爭議;安捷強調,所有作業均符合規範,呼籲外界停止不實之指控。(資料照/金門縣政府)

承攬金門緊急醫療後送業務的安捷航空,先前遭民衆指控其使用未裝除冰裝置的備用機執行任務,恐有飛安疑慮後,今(25)日又有媒體報導,安捷以螺旋槳機取代噴射機,導致飛行時間增加,恐影響病患之救治;另也影射安捷與立委陳玉珍關係密切,可能涉及圖利爭議。對此,安捷強調,所有作業均符合規範,呼籲外界停止不實之指控。

安捷航空今日發出之聲明首先駁斥,爆料者連日期都搞混,主動脈剝離之病患,發生於去年12月1日,非週刊所稱之12月2日,況且民航局航空氣象服務網的資料,當日天候狀況理想,毫無結冰的可能,不可能有假藉燈號異常、迴避結冰天氣的「技術性停擺」問題,完全是子虛烏有的指控。

安捷表示,該起事件金門縣衛生局第一時間已經說明,該名病患因主動脈剝離,決定送往本島進行救治,但因航空器的發動機感應器過於敏感,出現燈號異常,依照民航局覈准的航空器操作手冊,中止任務執行,並於4小時後排除問題,與防除冰設備毫無關聯。

安捷另強調,2022年金門緊急醫療後送業務招標時,爲了確保緊急醫療後送服務不中斷,金門縣衛生局廣邀各家航空公司參與投標,該公司是抱着救火心態,在第二次投標時加入。而根據原始招標文件,凡符合Part 23規範的航空器,皆可參與投標,該公司在投標文件上,載明使用P2012型的螺旋槳航空器,而非噴射機,並且通過專家會議的資格審查,從投標到履約,兌現所有承諾,指稱該公司得標後降低規格改用螺旋槳飛機,根本是惡意抹黑。

安捷另說明,金門在2019到2022年間使用Phenom 300型噴射機,4年下來,平均每趟任務耗時180分鐘,該公司機型爲188分鐘,時間差異僅在10分鐘內。尤其在載送嚴重特殊病患時,如果需要在機上安裝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每趟任務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平均每趟199分鐘,皆符合規定。

另外有關UIA之描述,該公司是臺灣少數受國際認可的醫療救援公司,安捷表示乃借重其專業,額外聘請作爲醫療顧問及地面救護車服務,至於金門所有醫護人員,均爲安捷自行聘用,人員都有勞健保及薪轉證明可佐證事實,且聘用金門合法登記執業的護理師以及高級救護員,優於其他兩離島,而非爆料者所指稱的僅受過一般醫護訓練。

報導提到,先前安捷載送1名服農藥自殺的病患,在運送過程中,因農藥揮發而導致機上1名醫護人員出現有機磷中毒跡象,該案爲各離島空中醫療後送的首例;衛生福利部在後續會議中,已明確要求在後送任務啓動之前,病患應該在醫院獲得徹底的清潔,纔可搭機送往本島,避免機上人員暴露於風險中。安捷表示,將全力配合新規範,確保後送安全。

爆料人士另外也影射,安捷與立委陳玉珍交好,安捷對此表示,民間承包的離島後送業務,或是軍方C-130軍機的醫療運輸,縣府及民代經常都會派人前往機場關心自己的鄉親,如果因此就影射安捷與特定政治人物交好,想像力未免過於豐富,呼籲外界停止不實之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