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掩除互花米草 護沿岸生態
金門金城鎮、金沙鎮溪口與海堤邊分佈互花米草,影響生態,縣府委託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掩除,但會萌發,掩除作業持續進行。
金門縣金城鎮浯江溪口到夏墅海邊、金沙鎮官澳海堤兩側在民國90年代時發現大面積互花米草,侵入紅樹林區生長,阻塞流水與生態,縣府民國97年委託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調查及移除實驗,隨後以掩埋方式移除浯江溪口9.3公頃與官澳海堤3公頃互花米草。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調查,浯江溪口、金沙鎮官澳海堤、抗日紀念碑外、田墩海堤外兩側、洋山灣排水閘門、田浦水庫出水口、中蘭到浦邊海岸、鶯山廟海堤外、烈嶼鄉海邊互花米草56.7公頃,到今年掩埋移除33公頃。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陳德鴻今天下午向縣府簡報金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移除監測期末報告,逐年掩埋移除互花米草,作業怪手平均移除面積逐年降低,主要是互花米草分散,且互花米草萌發率高,應以人力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