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東環段經瑞光路、舊宗路 議員憂內湖交通血栓中風
臺北市內湖科學園區尖峰時段長期塞車問題嚴重。本報資料照
中央已覈定捷運環狀線東環段路線,其中Y31-35會經過內湖交通最壅塞的瑞光路、舊宗路與行善路。北市捷運局今在議會報告交維計劃,瑞光路要做連續壁必須封閉1車道2年,多名議員憂心,應想辦法縮短或切割工期,否則內湖交通會血栓、中風,直接死亡。
捷運局長鄭德發提出東環段在內湖的交維計劃,除了Y31、Y32與Y35施做連續壁需縮減1車道外,皆可維持原有車道數,配合架設施工圍籬,將縮減人行道寬度移作車道使用,配合義交協勤,同時規畫施工範圍周邊區域改道動線,避開瑞光路施工路段。
議員陳宥丞表示,東環段行經瑞光路、舊宗路與行善路,交通服務水準現況就是E級,1個車道封2年要如何因應?依捷運局目前提出的交維計劃,還是會讓內湖交通血栓、中風,直接死亡。上班族不會因爲捷運要施工就不來上班,更不像疫情三級警戒實施遠距工作,若封路是必要之痛,那就得準備管制手段,並向用路人報告。
李明賢說,在內科上班的民衆每天都會行駛瑞光路,若要封車道就必須重新做交維計劃,並進行起迄旅次矩陣分析(Origin-Destination matrices),像是從州子街進入瑞光路、513巷、478巷,再進入堤頂交流道的有多少車輛?從瑞光路進民權東路到臺北市區又有多少人?若不作OD分析要如何計算替代道路?
李明賢提到,縮減車道後人行道也要留下,而瑞光路公車多,班次、站位是否要調整?加上很多停車場都在地下室,道路塞車停車場出入也會卡住,「心血管阻塞是一定的,以後去瑞光路乾脆騎腳踏車,完全無法開車」,要求交通局、捷運局要規畫配套措施,想辦法縮短或切割工期。
交通局長謝銘鴻迴應,除了車道縮減、寬度調整外,還會有其他管制手段,像是開闢接駁公車、鼓勵WFH的可行性,否則在車道數減少的狀況下,持續開車進內湖一定會衝擊交通衝擊,捷運局已委託顧問公司研究中,目前交通維持計劃還沒定論,只是先把車道數,因爲施工需要先配置出來,剩下的車道數要如何進行管制。
至於人行道、公車部分,謝銘鴻說,一定會維持人行道基本寬度,不能讓行人沒地方走,反而更危險;而施工一定會遇到公車站牌遷移,並思考班次是否可能增加,讓民衆儘量以大衆運輸進入內科,加上捷運接駁車,應該能減少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