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反制更名外航 江啓臣:手段要高明
▲44家外國航空受中國要求更名「臺灣」。(示意圖/記者於佳雲攝)
面對中國民航局的「725大限」,要求外籍航空將網頁內標示的「臺灣」改爲「中國臺灣」,目前44家皆已全數更改。對此,交通部研議反制,祭出不許停空橋、調整時間帶等做法予以懲罰,遭外界質疑「自殘」,國民黨立委江啓臣也認爲,主權必須伸張,但手段要高明,不要陷入相互刺激的惡性循環。
根據《聯合報》報導,交通部正研議反制,本週將與外交部、國安會共同討論,其中,考慮針對將臺灣改名並冠上「中國」的航空公司祭出不許停空橋、調整時間帶等做法予以懲罰;另外,對於受到施壓,但技術性未將臺灣冠名「中國」的航空公司,則考慮給予降落費、設施使用費減免。目前民航局已將初步研議提至交通部,但詳細規劃仍在保密階段,待方案成熟,纔會對外說明。
江啓臣指出,面對打壓,政府當然需要提出抗議與交涉,但反應的手法不可搞錯方向與對象,國家名稱的關鍵在於兩岸與美中關係的諸多博弈,這樣的措施無法影響結果,也缺乏對後果演變的配套周全思考。
江啓臣表示,政府擬對改爲「臺北」卻未增列「中國」的航空公司,減免費用安撫;對冠名增加「中國」的十多個航空,則擬定不停帶空橋、調整時間帶等懲戒措施,問題是這些公司並非來自中國大陸,而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航空公司,如此的差別待遇會不會被認爲針對性太強,而遭到航空公司母國的抗議甚至是報復?
江啓臣說,大量的空橋取消改爲接駁,涉及是否有足夠的停機空間?機坪接駁的人力、經費?以及出關時間效率等等問題,到最後會不會沒有看到政府顯示尊嚴的決心,卻造成機場門面的拖沓與服務品質下降?這樣的「反制」措施反制的是中國大陸?還是往來臺灣的國內外旅客?
江啓臣強調,各國航空載的乘客很多也是本國人,或者是來觀光、洽商的外國旅客,如此是懲罰自己人,還是有損我們的觀光或者經濟商務,甚至是對我們的機場評比,手段上要審慎思考,切莫採取七傷拳的反效果措施,尚未凸顯與伸張主權,倒先傷了機場服務品質與國際合作評比,更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