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
農村低收入人口如何通過常態化幫扶實現內生髮展是當前亟須研究的前瞻性重要課題,而加快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對有效防範規模性返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及促進共同富裕等均有重要意義。
作爲構建橄欖型社會需關注的重點羣體之一,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家庭特徵主要表現爲家庭人口規模小、成員文化程度低、勞動力缺乏以及老齡化嚴重等,收入特徵主要表現爲收入水平低於全國水平、收入增長波動幅度大、政策性收入比例高等,生計特徵主要表現爲能力貧困、資產貧困等。不同時期、不同部門甚至不同地區的認定範圍各有差異,目前一般包括農村特困人員、農村低保對象、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以及突發嚴重困難人口等。關於我國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具體規模,目前尚無統一的識別標準和方法,根據不同口徑測算的結果各異。基於國內外理論與實踐方法,在寬口徑、高線標準下,“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村低收入人口大致爲1.3億—1.5億;在窄口徑、低線標準下,農村低收入人口大致爲0.3億—0.9億。可見,我國農村低收入人口覆蓋範圍廣、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弱,相關幫扶工作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需久久爲功。隨着過渡期後傾斜性、特惠性政策轉型或退出,針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常規性、常態化幫扶機制可着重從以下方面謀劃構建。
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識別機制。根據國家發展水平和財政負擔能力,探索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村低收入人口識別指標體系,包括主要指標、輔助指標和否決指標三類,再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找準識別需要幫扶或保障的不同類型低收入人口,解決農村低收入人口“確定難”問題。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促進農業農村、鄉村振興、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等多個部門協作聯動,實現數據共享、共同發力,從多個角度精準定位農村低收入人口,形成一體化綜合判定模式,解決統計管理工作“協調難”問題。
科學合理設置返貧預警線和發展保障預警線,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預警機制。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幫扶工作不應只集中在返貧現象的先前預防,也應側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各地可遵循“主動發現、自動預警”的總體要求,構建源頭預警與常規預警相結合,政府、社會團體、低收入人口以及村集體共同參與的幫扶預警機制。同時,基於計算機與數據庫體系、風險識別技術、風險應對協調機制等要素構建低收入人口幫扶預警機制的支撐體系。
錨定羣體差異化、時間差異化、資金差異化、力量差異化和措施差異化,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差異化幫扶機制。根據幫扶預警機制中“紅橙黃綠”四色信號燈的分級預警情況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多元化需求,分層分類開展開發式幫扶與兜底保障式幫扶。針對有勞動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綜合運用勞務輸出、產業扶持、以工代賑帶動、鄉村公益崗位安置等政策,助其積極就業。針對重病、重殘、年老等特殊困難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給予基本生活救助、綜合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服務類社會救助或慈善救助等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
健全增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內生動力,促進其持續穩定增收的體制機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要不斷拓寬幫扶的視野和範圍,着力改善農村低收入人口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一是以“提低擴中”爲目標,通過堅持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構建有利於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分配製度。二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通過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及破除城鄉人口流動障礙,構建有利於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就業環境。三是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水平等,構建有利於農村低收入人口的發展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