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這筆費用挺尷尬?一場持有人大會數萬費用不算少,該不該減負?
財聯社1月17日訊(記者 李迪)開年以來,就有不少基金面臨持續運作挑戰。爲維持基金的持續運作,多隻基金計劃召開持有人大會來審議持續運作議案。
今年已有二十餘隻基金髮布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提示性公告,其中還有部分基金已是“二次召開”。
召開持有人大會涉及公證、計票等程序,必然會產生一定成本。業內人士指出,召開一次持有人大會大概需要花費幾萬元的費用,有時相關費用會由基金資產承擔,但有時相關費用會由基金公司買單。而除了召開持有人大會的開支,迷你基金的繼續存續還會消耗投研、渠道等資源,僅“保殼”並非長久之計,基金管理人還需探尋更爲有效的解決辦法以妥善解決迷你基金問題。
多隻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保殼,二次召開現象也頻現
近期股市、債市震盪持續,一些基金面臨規模縮水,甚至規模低於持續運作的門檻。因此,召開持有人大會以維持基金持續運作的操作也多了起來。
記者梳理巨潮資訊網公告後發現,截至1月16日午間,今年以來已有大成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平安中證新材料ETF、貝萊德浦悅豐利一年持有混合等22只基金髮布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提示性公告。
上述持有人大會審議的議程主要爲審議有關“基金持續運作”的議案。以新疆前海聯合智選3個月持有期混合爲例,據該基金1月16日發佈的公告,新疆前海聯合基金經與託管人協商一致,決定以通訊方式召開該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關於持續運作新疆前海聯合智選3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議案》。
此外,近期“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的現象也頻繁出現。今年以來,已有浦銀安盛MSCI中國A股ETF聯接、博遠增強回報債券、華安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3只基金髮布關於“二次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提示性公告。
爲何要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
以浦銀安盛MSCI中國A股ETF聯接爲例,具體來看,今年1月16日,浦銀安盛基金髮布《關於浦銀安盛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以通訊方式二次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公告顯示,此前,浦銀安盛基金已以通訊方式組織召開該只基金的第一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投票期間爲2024年9月13日起至2024年10月12日17:00止。
不過,由於基金份額持有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未達到第一次持有人大會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二分之一,因而第一次持有人大會未能成功召開。
而根據該基金的基金合同約定,若第一次持有人大會未能成功召開,基金管理人可以在3個月以後、6個月以內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通常,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的門檻會更低,比如第一次持有人大會需滿足參會人代表的基金份額達到總份額的二分之一,二次召開的比例則會降到三分之一。
“召集符合持有比例標準的持有人蔘與大會,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和成本。當持有人主要是幾個機構投資者時,召集工作相對容易。但對於持有人數量較多的基金,召集成功的難度太大了,所以首次召開持有人大會成功的難度也比較大,因此轉向二次召開也是正常現象。”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
費用知多少?
召開大會需要涉及公證、計票等程序,這必然會產生一定成本。而召開一次持有人大會到底需要花費多少費用,費用由基民買單還是由基金公司買單呢?
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需要律師費和公證費,召開一次大會需要花費的費用大多爲幾萬元。
而不同基金產品的費用承擔方式不同,一些基金的持有人大會召開費用會由基金資產承擔,即“基民買單”,但有些基金的費用也會由基金管理人承擔,即“基金公司買單”。
具體來看,據鵬華基金今年發佈的《關於鵬華中證傳媒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 (LOF)二次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會議情況的公告》,該基金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的費用總共爲3.5萬元,其中律師費2.5萬元,公證費1萬元,相關費用由基金資產承擔。
再根據東方基金近期發佈的《關於東方匠心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會議情況的公告》,本次持有人大會費用從基金財產列支,費用包含律師費2萬元,公證費1萬元,合計3萬元。
不過,也有部分基金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的費用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根據長安基金今年發佈的《關於長安滬深 300 非週期行業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會議情況的公告》,該基金本次持有人大會費用包括公證費1萬元和律師費2萬元,合計3萬元,費用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對比,一大型公募後臺人士對記者表示,“由基金公司承擔召開持有人大會的費用,基金資產就不用‘買單’。對於規模過小的基金來說,這樣能避免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受損。一場持有人大會的費用可能僅幾萬元,但若基金規模僅有幾百萬,召開一次大會,就可能讓基金資產出現1%的虧損。”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除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成本外,迷你基金的持續運作會造成投研資源的資源消耗,影響基金公司運營效率的提升。僅僅依靠召開持有人大會來保住基金“殼”資源,並非長久之計。基金公司需要深入思考,探尋更爲有效的解決辦法,以妥善處理迷你基金問題。
這筆費用挺尷尬
除前文提到的公證費、律師費等,若想號召夠足夠的持有人成功召開一家持有人大會,還需要付出其他隱形成本。
這主要是由於多數個人投資者參與持有人大會的熱情並不高。
一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對持倉基金的持續運作情況並沒那麼關心,對參與持有人大會的意願也很低。而且很多持有人覺得,自己持有的份額又不算很多,即使投票也很難對大會結果產生實質性影響,所以不太願意參會。”
此外,該人士還指出,“許多基金持有人是不看基金公告,也不知道怎麼看基金公告的。所以基金公司發佈持有人大會召開的提示性公告很難起到提示客戶的作用。這就需要基金管理人與代銷機構合作,想更多方式且投入更多資源來號召客戶參會。”
因而,爲號召足夠持有人來成功舉辦一場持有人大會,基金管理人或代銷機構還需付出更多隱形成本,例如以抽取紅包、話費充值等方式來吸引持有人。
“之前公募行業曾有這樣的先例,比如一隻基金希望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更改投資範圍的議案時,基金管理人曾宣佈參與投票即可獲得話費。還有基金在計劃由定開型基金轉型爲持有期型基金時,基金管理人宣佈參與投票即可獲得微信紅包。這些費用不會在公告中披露,屬於與召開持有人大會相關的隱形費用。”一資深公募渠道人士如是說。
不過,一券商託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由於涉及較高的成本,通常只有與涉及重點產品的非常重要的持有人大會纔會以抽取紅包、話費充值等方式來吸引持有人。審議基金持續運作議案的相關持有人大會一般不會付出這麼高的成本。“現在基金清盤已經常態化,瀕臨清盤的迷你基金即使清盤也不會對公募機構造成過多影響,因而管理人通常不會爲其召開持有人大會而付出過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