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參破題記

吉林人蔘,正強勢“出圈”!

以11月下旬爲例,吉參一路南下,贏得滿堂彩——

11月20日,吉林長白山野山參推介會暨吉林省野山參體驗中心館在杭州揭幕;

11月23日,吉林·長白山人蔘主題展館在南寧第二屆世界林木業大會上精彩亮相;

11月28日,在廣州開幕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長白山人蔘更成爲搶眼亮點;

11月29日,吉粵省際合作名特優新農產品灣區推介會在廣州召開,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馬洪濤圍繞發展壯大人蔘等產業作了發言,胡潤百富董事長鬍潤作吉林人蔘品牌建設國際化營銷主題演講……

人蔘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生物製品等多種人蔘名優產品,線下線上,得到全國各地的圍觀和讚譽。

今年7月10日至11日,省委書記黃強在通化市、白山市調研時強調,要舉全省之力,從源頭抓起,引導行業自律,更好培育維護人蔘品牌,真正把長白山人蔘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短短5個多月,省委新一屆班子聚焦人蔘產業,省委主要領導“踏破鐵鞋”謀發展,多地多部門“勢如破竹”快發展,吉林人蔘從“大破大立”、難點堵點“各個擊破”到“乘風破浪”、吉參南下“出海”,“百草之王”正在開啓榮耀之旅。

緣起,大破大立——

按停“望參興嘆”鍵,吹響“下山出海”號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着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

總書記的諄諄囑託,言猶在耳。

把推動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爲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再學習再對標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吉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當下正成爲全省上下的共識。

人蔘故事,源遠流長;人蔘文化,博大精深。

《神農本草經》在上品藥中記載:“人蔘,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人蔘功效,從古至今,皆稱人間瑰寶,名滿天下。

吉林是人蔘大省,人蔘產量佔中國總產量的60%、世界總產量的40%;作爲吉林最具優勢特色、最有發展潛力的富民產業,深受追捧的“滋補上品”,曾一度跌至“蘿蔔價”,參農、參企望“參”興嘆。

多年來,人蔘“下山出海”,成爲參農所需、參企所盼、科研所向、政府所求。

深冬時節,巍巍長白山,銀裝素裹。充沛的降水、肥沃的土壤、高海拔的地形,構成了人蔘生長的理想之地。

人蔘在這個冬季靜靜積攢着“能量”,期待着春華秋實。

曾幾何時,市場上的人蔘標準不清、價格混亂、魚目混珠,以假亂真的“拼接參”“工藝參”等亂象,讓優質野山參難以自證其真;高科技含量的拳頭產品十分有限,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聲譽,已經沉寂多時,褒貶不一。

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人蔘產業“參”機盎然,是橫在吉林面前必須跨越的鴻溝。

今年7月以來,省委書記黃強多次深入通化、白山、延邊等人蔘主產區調研,又到長春中醫藥大學等地考察。他反覆強調,人蔘產業是吉林省的特色優勢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大對人蔘產業的支持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從源頭抓起,引導行業自律,有效規範市場秩序,要徹底破解“人蔘賣成蘿蔔價”問題。

10月16日召開的吉林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建立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專項,這對吉林人蔘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從編制“一個規劃”(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健全“四大體系”(人蔘市場誠信體系、規範化種植體系、精深加工產業體系、品牌營銷體系)入手,強化政策保障和機制創新,舉全省之力將人蔘產業打造成爲吉林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性示範產業。

邀請張伯禮、李玉等院士專家作爲首席顧問,組織各方力量,制定實施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突出資源科學配置、產業區域分工、要素全面保障,強化全方位謀劃、全鏈條扶持、全過程監管,力爭用5年時間,推動人蔘全產業鏈規模達到3000億元。

“人蔘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了,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搭上這班車”,琿春華瑞參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立華充滿信心,他說,人蔘產業自然稟賦好,有政府相關政策的加持,從量變到質變,指日可待。

兩個多月來,記者走訪了20餘家參企、5個林下參示範基地、兩個大型人蔘市場及大量經銷商,所見所聞,無不歡欣鼓舞,處處活力迸發。

行動,勢如破竹——

掐着“問題清單”,繪就“改革作戰圖”

建立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專項,聚焦“貨真價實、優質優價”,健全人蔘市場誠信體系、人蔘規範化種植體系、人蔘精深加工產業體系、人蔘品牌營銷體系,擦亮“吉林·長白山人蔘”金字招牌。

——摘自《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決議》

破釜沉舟,乘勢快上。立足“林海蔘鄉”優勢,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破題,從體制機制入手,抓住重點,強化系統集成,開始一個一個突破。組建吉林省推動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實行重點企業對接,推進科技攻關立項,抓好標準體系完善,開展市場專項執法等,今年7月開始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誠信爲帆,助“參”遠行,先從人蔘市場誠信體系抓起。一個二維碼,包含了人蔘的“一生”:它來自哪裡,幾歲了,出自哪家企業,什麼等級……手機一掃,清楚明晰。自9月1日起,在我省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的人蔘鑑定機構,全部啓用新版人蔘鑑定證書,推行林下參“一參一碼”和園參“批量賦碼”全程追溯。

截至目前,我省有7家人蔘鑑定機構取得人蔘檢驗檢測資質,送檢合格的人蔘通過認定,同步上傳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服務平臺賦碼,實現證書溯源。

持續加大監管力度,重拳整治市場亂象,對一流產品、優秀品牌大力支持保護,對假冒僞劣等行爲堅決打擊、頂格處罰。人蔘市場交易環境得到明顯淨化,市場準入更爲嚴格,商戶誠信守法經營意識顯著提高,線下市場基本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前不久,省委書記黃強主持召開人蔘市場秩序暗訪情況督查專題會。他強調,堅持小切口破題、大縱深發力,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着力強化示範引領,堅定不移推動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邊抓市場秩序,一邊用科技賦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協同發力。

10月25日,吉林省人蔘領域科技成果發佈暨項目路演對接活動在長春新區舉辦。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積極推進人蔘產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設立了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人蔘專項。圍繞林下參和園參種質資源、生態種植等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需求,組織實施人蔘產業聚力攻堅專項。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人表示,將緊盯種源安全,建立林下參原產地和傳統種羣保護制度,建設人蔘種質資源庫,研發推廣自主知識產權人蔘品種。立足穩定規模、保證品質,創新人蔘種植和宜參地“一張圖”動態管理機制,實行種植申報備案制,推進標準化種植全覆蓋。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圍繞人蔘產業發展需求,創新了人蔘育種技術,將人蔘育種週期由過去的30年,縮短至現在6至9年。該所研究員張浩表示,依託國家數字種植業(中藥材)創新分中心,創新林下生態種植模式,特產所研發人蔘稀有皁苷定向轉化等精深加工技術,更好地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健全人蔘品牌營銷體系。深挖文化內涵,創新文旅功能,建立人蔘科普宣傳機制,搭建“林海蔘鄉”宣傳推介矩陣,加快人蔘膳食、保健食品、文創產品推廣,進一步擦亮“長白山人蔘”金字招牌。目前,“長白山人蔘”區域公用品牌有生產企業56家。

裂變,乘風破浪——

讓“百草之王”實現“王者歸來”

草木異所稟,甘苦分炎涼。人蔘獨中和,羣藥敢雁行。雖微瞑眩力,頗著難老方。譬之古循吏,有益初無傷。安神補五臟,自使精魄強。

——摘自宋·蘇過《人蔘》

這首詩選自吉林人蔘專家張君義今年主編出版的《中國人蔘歷史文化》一書。書中收集整理了14個朝代的中藥典籍,選摘了1110個應用人蔘治病養生的組方,有史以來的人蔘詩歌105首。從古至今,探究人蔘的行家,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林海蔘鄉”,人蔘天堂。進入冬季,“水參”的大宗交易已經結束,而線上銷售依然方興未艾。在京東線上平臺“白山鮮野山參館”,30年以上的鮮野山參帶來了一波又一波“流量”。

“歡迎大家走進直播間,瞭解吉林人蔘……”,在第四屆中國新電商大會期間,吉林長白山人蔘有限公司旗下的網絡主播李金蔓,把直播間“搬”到了會場旁。該公司出品的全須人蔘和人蔘蜜片,在其中一場直播中賣出了2000萬元。

“參”情款款,向“參”突破。目前,我省已經開發出人蔘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生物製品5大系列3000多種產品。

借“數”增效,賦能發展。在通化高新區醫藥健康科創園,剛剛投入運營的人蔘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盡顯“科技範兒”,人蔘的“大數據”一目瞭然。

吉林參發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曲奎良介紹,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人蔘種植情況,預測人蔘價格走向,爲產業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把人蔘端上餐桌,走進百姓的三餐四季,走進人間煙火。

遵循藥食同源理念,衆多吉菜大師研創出各種人參美食。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吉菜代表性傳承人、吉林省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夏金龍表示,人蔘是吉菜創新的核心資源,繼續開發以人蔘爲主的吉菜,讓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新的火花。

今年國慶節期間,通化市舉辦了“人蔘雞湯評選大賽”,佟江宴·古法林下參雞湯、五穀豐登參雞湯……人蔘與各類滋補食材充分融合,氣韻氤氳。

在第二屆廣西中藥(壯瑤藥)藥膳大賽總決賽上,吉林代表隊憑藉人蔘藥膳作品脫穎而出,榮膺團體金獎、個人一等獎、最佳作品獎、優秀組織獎,成爲收穫所有獎項“大滿貫”的唯一代表隊。

剛剛進入12月,吉林長白山人蔘福建省推介會就在福州召開了,現場簽訂了協同推進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協議,一批吉閩醫藥企業協會簽約,以“參”爲媒,將在人蔘保險服務、金融支持、產品營銷、共建野山參體驗館、百家吉林長白山野山參連鎖專櫃專售等方面深入合作。

“參”機盎然,其勢已成。更多的新政在醞釀,更大的變化在積蓄,待到冰消雪融時,“參”花綻放,吉林必定會更加“參”機無限!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欒哲 趙寶忠 馮超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