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3.3%,中美經濟均上調

週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其對2025年的全球增長預測上調至3.3%,比去年10月時的預測增加了0.1個百分點。IMF對2026年的全球增長預測維持在3.3%不變。

IMF的最新調整主要得益於美國需求強勁超出預期,以及全球通脹放緩。通脹降溫令各國央行得以繼續降息。

美國是全球大型經濟體中獲得最大上調的國家,IMF將其對美國GDP的預測上調了0.5個百分點,達到2.7%。

不過在全球範圍內,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上調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許多地區預期的下降所抵消。

IMF預計2025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爲1%。IMF把新興市場經濟體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4.2%。

據央視新聞,IMF最新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至4.6%,較去年10月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

IMF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所面臨的風險仍偏向下行,未來五年的預測約爲3%,而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經濟計劃有關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經濟增長。

通脹方面,IMF報告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通脹分別爲4.2%和3.5%。

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很高

IMF最新報告發布之際,距離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僅數日,報告中未納入預計中的特朗普關於貿易、稅收、移民和監管的經濟計劃。雖然IMF表示,大多數政策在短期內可能對美國和全球增長產生積極影響,但它們也帶來了一些中期風險,不確定性很高。

IMF列出了以下幾點:

IMF首席經濟學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所有上述因素可能意味着美聯儲無法像之前預期的那樣快速降息,甚至可能不得不加息。美元走強還可能增加其他地區、特別是新興市場的通脹壓力。

Gourinchas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