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害”中國農民數千年,曾經三大害的蝗災,爲何如今很少見了?

在古代農耕時期,農民們最怕的就是遇到天災。

而那個能被人們歸類爲自然界三大害之一的蝗災,更是讓人見了就頭疼的存在。

主要就是因爲蝗蟲它每次來的時候都是鋪天蓋地,不僅數量多而且範圍還很廣泛,使它的危害遠超其它害蟲。

介於它的危害,有人爲其做了一首詩,來描述它的恐怖:“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牽衣頓足捕不能,大葉全空小葉折。”

只是後來有人發現,我們似乎很久沒見過蝗災的出現了,那這些“禍害”都去哪裡了?

蝗蟲這個物種,任誰提起它,那都是恨得咬牙切齒,它們深知“獨木不成林”的道理,不管做什麼都要“呼朋喚友”一起行動。

並且從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哪怕是樹葉、雜草、衣服、茅草屋那都是來者不拒。

如今,光我們知道的蝗蟲種類就有1萬多種,中國有800多種,它們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與夏朝。

在農耕時期,蝗蟲的出現讓老百姓們吃盡了苦頭,因爲它們只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就能讓人們的辛苦勞作毀於一旦。

農民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火燒、噴灑殺蟲劑、將其做成吃食等等,但他們這樣做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

要知道蝗蟲的繁殖速度那是相當快的,即使它的壽命只有兩到三個月。

並且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環境與溫度下,一年就能繁殖兩到三次,一隻成熟期的雌蝗一生平均可以產卵200到1000粒。

最重要的是,它們從被孵化到成蟲只需要三十五天。

也就是說,它們不僅繁殖速度快,週期短,數量還能成幾何倍數增長,難怪能給我們帶來如此大的危害。

每隻蝗蟲每天需要吃掉跟自己一樣重的食物,雖然一隻蝗蟲只有兩克左右,但耐不住它們數量多啊,1平方公里的蝗蟲一天就可以吃掉3.5萬人的糧食。

另一點令人感到恐懼的是它們的遷移速度。

衆所周知,在2020年東非遭到了沙漠蝗蟲的肆虐破壞,數量之多,更是幾十年來頭一次。

並且這個族羣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往西亞與南亞地區進軍,所過之處,那是寸草不生。

面對如恐怖的敵人,印巴雙方甚至選擇暫停戰爭,共同抵禦外敵,由此可見,蝗蟲的威力有多麼恐怖。

可這麼多年來,這種遮天蔽日的蝗蟲大軍並沒有在中國現過身,難道這個東西還是看人臉色不成,在國內唯唯諾諾,在國外重拳出擊。

蝗蟲吃的食物大多都是糧食,雖然大部分都被浪費了,但仍有一部分留在了體內,它們的身體會將這股能量轉化爲身體所需的能量,這使得它們的身體裡蘊含了豐富的蛋白質。

是很多鳥類、鴨子、青蛙最喜歡的食物之一,雖說這些動物是蝗蟲的天敵,但它們並不是導致蝗蟲毀滅的最終因素。

雖說還可以通過噴灑農藥來制止蝗蟲的泛濫,這樣雖然短暫的將情況控制住了,但土地與植被也一樣被污染了,更何況我們也不能保證,蝗蟲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因此產生抗藥性。

真菌類纔是蝗蟲最爲恐懼的存在,蝗蟲最喜歡將卵產在泥土裡,而真菌同樣也是生活在泥土裡的。

蝗災爆發的原因就是因爲蝗蟲卵生存率過高,一般來說如果降雨量正常,土壤裡水份充足,真菌生長活躍,蝗蟲卵的生存率就會變低。

相反,如果遇到乾旱,土壤含水量過低,這就會導致真菌生長速度緩慢,那蝗蟲卵在沒有外界因素干擾的環境下,存活率就會變高,這也是蝗災形成的基本原因。

而發現這一點的人正是馬世駿院士,是他在回國後帶領他的研究團隊,不顧艱辛,多次試驗,纔得到這個結論。

並且對此提出了“改制結合,根除蝗害”的前進方向與方針,這才使得我國的蝗蟲沒有氾濫成災。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保持土壤的溼潤度,即便是降雨量少的地方,也可以通過人工降雨的方法來維持土壤水分,照樣使真菌活躍,抑制蟲卵的存活率。

爲此,我國的研究者們通過多次試驗,研發了真菌液,每當發現蝗蟲密度增加異常,就會噴灑菌液,使蝗蟲被感染生病大量死掉。

雖然,蝗蟲在某一方面來說,是一個喜歡吃糧食的害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些吃貨的眼裡,它就變成了“益蟲”般的存在。

在古代,很多人被蝗蟲害的鬧饑荒,已經到了吃無可吃的地步,就開始選擇易子而食,看到這一幕的唐太宗很是生氣,就拿起蟲子往嘴裡塞去。

他的這一舉動嚇壞了衆臣,紛紛表示這個蟲子很髒,吃不得,可李世民卻不在意說到:“朕爲民受災,何疾之避!”

也正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讓我們知道蝗蟲也是可以吃的。

只是,李世民是直接將其一口吞生吃的,而我們是將其經過多種加工、烹飪使它成爲了我們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現在的它早已經成爲雲南十八怪中的一道下酒菜,它的肉質鬆軟,非常鮮嫩,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據調查表明,蝗蟲體內含有百分之七十多的蛋白質,而牛肉卻只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蛋白質,有着近三倍的差距。

由於自然界蝗蟲的減少,導致燒烤店的貨源大幅度縮水,據說現在已經有專門養殖蝗蟲的專業戶了,足以見得蝗蟲在當地深受愛戴。

除此之外,已經有生物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蝗蟲能夠“嗅出”癌細胞與健康細胞之間的差距,甚至還能區分不同的癌細胞系統。

這對醫學界來說,又是一個里程碑,因爲任何機器都無法與生物的嗅覺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