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打造中國“氫谷”,帶動產值超百億元

堅持綠色低碳、動能轉換成爲山東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

6月下旬,新京報記者參加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實地探訪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黃河保護法全面實施”。

近年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加快引入和培育優質產業,塑造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羣。目前,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泛航空”、新材料三條產業鏈。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約3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超100億元,形成帶動中國氫谷崛起的強勁引擎。

已落地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460億元

濟南是黃河流經的最後一個省會城市,濟南河段上起平陰東阿,下至濟陽仁風,綿延180餘公里,佔黃河山東段總長近三分之一。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濟南肩負重要的使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同年8月19日,起步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爲山東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正式掛牌運行。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產業促進部副部長姚鋒介紹,起步區位於黃河北岸,佔地面積798平方公里,承載着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以及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新引擎的歷史重任。在起步區產業招引的過程中,當地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在產業培育上,着重對新能源產業進行重點招引。

公開數據顯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批成立三年來,對標建設實施方案,系統謀劃、加快建設,各領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從開局起步快速轉入成形起勢的新階段。2023年,起步區全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較2020年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較2020年增長20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較2020年增長227%。

起步區加快引入和培育優質產業,塑造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羣。目前,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泛航空”、新材料三條產業鏈。同時,加快構建半導體、新能源裝備製造、核技術應用、會展經濟4條產業鏈。

在新能源裝備製造方面,起步區已落地國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460億元。

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約30億元

在黃河流域氫能示範基地,一輛輛貼上“氫”標籤的綠色交通工具吸引了媒體記者們的注意。

在“雙碳”目標下,加快氫能產業化佈局已成爲全球共識。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先後發佈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並開展了五大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羣應用示範。

爲支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黃河保護法中也鼓勵黃河流域地方政府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產業轉型。

2021年,起步區與國家電投聯手共建總投資100億元的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該基地是國家電投集團在國內佈局的五大氫能產業基地之一、四大燃料電池產業基地之一,也是面向華北和中原地區、輻射黃河流域、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基地。

姚鋒告訴記者,起步區對新能源產業進行重點招引,先後招引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愛旭光伏太陽能電池以及國電投等重點企業。“目前,比亞迪汽車最高年產能達到70萬輛。愛旭光伏電池組件總投資達到360億元,一期預計投資120億元。”

作爲氫能產業的“鏈主”企業,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年產能各1000臺套的發電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車用系統三條生產線建設投產,該生產線項目被評爲世界先進製造業“先進製造十大領航項目”。

截至2023年12月,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8萬元,工業產值2628萬元。而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約3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超100億元,形成帶動中國“氫谷”崛起的強勁引擎。

起步區氫燃料電池汽車批量運營於去年啓動

地處濟南起步區的黃河流域氫能示範基地,提出制、儲、運、用、燃料電池等全產業鏈佈局,無疑緩解了能源長途運輸的高成本問題。

“把制氫、儲氫、運氫、用氫融爲一體,是示範區佈局氫能產業鏈的一個重要戰略考量。”姚鋒說,對於山東而言,氫能的運用就在跟前,完全能夠實現就地和就近消納,從而解決氫能長途運輸帶來的高成本問題。

據悉,濟南起步區正在嘗試對氫能的全域示範應用。2023年年底,起步區採購了62輛氫能源車,首批搭載濟南綠動“氫騰”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渣土和環衛車正式交付,這是起步區氫能多場景綜合應用示範區投放的首批車輛,標誌着起步區氫燃料電池汽車批量運營正式啓動。

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成鑫表示,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是氫能在交通領域的運用。從自行車、電動車、小型家用轎車,再到貨車、巴士、無人機,都可以使用氫動力和氫燃料電池。

“大約3年前,一塊乘用車使用的氫燃料電池造價超過100萬元,而如今,成本已經可以降到25萬元。未來,我們有信心,能夠將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的成本降到10萬元以下。”崔成鑫說。

新京報記者 吳爲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