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不經中的創意狂歡——《這很河狸》
荒誕不經中的創意狂歡——《這很河狸》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這很河狸》。
片名Hundreds of Beavers (2022),別名狸太怨(臺)。
總有一些電影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創意讓人耳目一新,《這很河狸》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本片是對經典無聲電影和動畫的致敬,同時也是一次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電影實驗,以荒誕不經的敘事,復古的黑白影像,以及無聲電影的表現形式,爲觀衆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想象力的狂歡。
本片是導演邁克·切斯利克(Mike Cheslik)導演處女作長片。
這部電影的預算約爲15萬美元。邁克·切斯利克花了四年時間才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資助這部電影。
《這很河狸》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世紀的美國中西部,一位名叫讓·皮亞克(Jean Kayak)的果酒推銷員,在果園和蒸餾器被海狸破壞後,不得不轉行成爲毛皮捕手,以求生存和重建家園。爲了生存和愛情,他必須在荒野中與各種動物展開鬥爭,最終成爲最偉大的毛皮捕手。
電影的敘事風格充滿了荒誕性,人與各種動物之間的鬥爭較量,都以一種誇張幽默的方式呈現,讓人在無奈和荒謬中發笑。
電影採用了黑白影像和無聲電影的形式,這種復古的影像風格讓人聯想到查理·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的時代,同時也與現代動畫如《樂一通》形成了有趣的映照。
這種風格使影片充滿幽默和趣味,也使觀衆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妙的幻想世界。
沒有對白的喜劇比有對白的喜劇更難。
這種形式不僅向電影史上的經典默片致敬,也爲現代觀衆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觀影體驗。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電影依靠演員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以及精心設計的視覺笑料,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這很河狸》在視覺特效上展現了極高的創意。
電影中的動物角色,如海狸、兔子、狼等,由穿着巨型吉祥物服裝的演員扮演,這種表現形式增加了電影的喜劇效果,也達到了一種荒誕效果。
電影中還有許多陷阱和動作場景,通過精心設計的機械裝置和動畫效果,爲觀衆帶來了別有風味的視覺盛宴。
海狸與其說是敵人,不如說是自然界智慧的化身,它們與人類的衝突與和解,映射了文明與自然的微妙平衡。
導演巧妙地在無盡的追逐遊戲中,揭示了社會秩序的脆弱與人類共有的軟肋,同時也借海狸的“陰謀”與“反抗”,挑戰了人類中心論的傲慢。
在這部無聲電影中,演員的表演成爲了講述故事的關鍵。
主演瑞蘭·布里克森·科爾·圖斯(Ryland Brickson Cole Tews)通過誇張而細膩的肢體語言和麪部表情,成功塑造了一個既笨拙又堅韌,既可憐又可笑的主人公形象。
他的一舉一動都充滿喜感,他的表演是現代演員對傳統表演形式的全新詮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經典的無聲電影演員。
這是一部無聲電影,但還是有配樂的。
音樂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配樂與影像完美結合,爲電影增添了節奏感,也通過不同的曲風和旋律,爲觀衆提供了情感上的引導。
在荒誕不經的故事背後,《這很河狸》也隱含了對現代社會的思考。
電影中的人與自然的鬥爭,反映了人類在面對自然環境時的無力感和挑戰。主角在逆境中不斷嘗試、失敗、再嘗試的過程,也表達了人類面對困難時的不屈不撓。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電影。它以荒誕的敘事、復古的影像風格、無限創意的視覺特效、精彩的演員表現、富有魅力的音樂與節奏,足以讓觀衆在歡笑中度過一個難忘的觀影之旅。
荒誕幽默復古默片,
自然哲思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