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現距今5千年大墓 出土新石器時代遺物350餘件

大汶口文化屬次新石器石代彩陶文化,圖爲山東省青州博物館展出的彩陶壺。(圖/新華社)

考古專家團隊最近在黃河下游一帶新石器時代文化河南永城王莊遺址發現一距今約5000年的大墓,己出土遺物數量達350餘件。

據《快科技》報導,從規格看,這座墓主地位顯赫,出土遺物包括大量陶器、玉飾,爲目前發現大汶口文化時期規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之一。

新發現大汶口文化的墓主地位顯赫,出土遺物包括大量陶器、玉飾。(圖/快科技)

公開資料顯示,大汶口文化是分佈於黃河下游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後得出資料,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在山東省寧陽堡頭村發現,與仰韶文化同時期存在,主要分佈於山東省泰山地區爲中心的山東中、南部以及江蘇北部地區。晚期遺址的分佈更廣,東起黃海之濱,西到河南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中部也有受到該文化影響的遺存發現。

報導說,大汶口文化以一羣特點鮮明的陶器爲主要特徵,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爲主,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泥質陶器上常飾鏤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沙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有堆紋和籃紋。

考古學者指出,大汶口文化以農業經濟爲主,同黃河流域其它原始文化一樣,主要種植的是粟,三里河遺址的一個窖穴中出土了1立方米的朽粟,說明糧食生產已有相當可觀的數量,農業生產工具主要是磨製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