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完成「藍碳方法學」文件 提交環境部審查
爲推動2050淨零排放目標,「海洋藍碳」在臺灣淨零戰略的「自然碳匯」扮演關鍵角色。海委會完成臺灣本土紅樹林及海草牀的海洋碳匯「藍碳方法學」文件修訂,將提交環境部審查。
海洋委員會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去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研擬藍碳碳匯測量標準作業程序及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納入過往被忽略的藍碳生態系,如紅樹林、海草牀及潮汐鹽沼等沿海植被生態系統。經機關會議及徵詢專家學者意見,完成審查提送文件修訂,將偕同農業部提交環境部審查。
海委會指出,「藍碳方法學」作爲臺灣海洋藍碳碳匯量計算準據,以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碳權認證。除提交審查外,也完成企業海洋藍碳碳權意向調查,促進公私協力,加速朝向達成淨零目標。
根據海委會統計意向調查結果,有購買碳權需求的企業中,高達8成願意購買海洋藍碳碳權,更有近5成企業願意以高於國際市場平均價格購買臺灣藍碳碳權,而最多可高於國際平均價格50%以上。
海委會分析,企業購買海洋藍碳碳權優先考量的因素,以「永久穩定性」與「交易所公信力」2項並列第1;「價格高低」與「具ESG附加價值」則列第2。另外,企業願意參與藍碳發展的方式則以「資助在地團體」、「認養棲地」及「參與土地覆育工作」爲主。
參與調查的企業也表示,希望政府在海洋藍碳的推動工作越快越好,並提供企業如何投入參與訊息。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提到,濱海藍碳生態系的碳匯營造工作,除了發揮固碳效果也創造生物多樣性環境,達成整體生態棲地覆育效益,甚或提高海岸帶抵抗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的韌性。
管碧玲說,企業參與相關工作可帶來多元效益,除了親近大自然促進身心健康,還有機會獲得碳權,並可善盡社會責任。海委會所屬將加速推廣「海洋藍碳」,並與民間合作促進公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