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民主峰會 誰說了算(尹石)

美國總統拜登。(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號召100多國政要,將於12月9日舉辦一場線上「民主峰會」,在中美全方位競爭對抗的背景下,此舉無疑是刻意以意識形態劃線,加深東西方陣營的對立。今年8月阿富汗一夕變天的景象,讓阿富汗乃至全球,從20年前美國鼓吹的那場民主大夢初醒。近年來國際上許多學者,都對民主提出反思,譬如金錢政治、短視政策等弊病。在民主峰會將召開之際,正好可對民主發展做個初步檢視。

民主終結論的再反思

1990年代蘇聯垮臺後,日裔美籍學者福山提出的「歷史終結論」,認爲資本主義終將戰勝共產主義,自由民主會成爲人類發展的最終形式;不過過了近30年,福山於2018年出版的書《認同:尊嚴的需求和憎恨政治》否定了過去的論調,他討論了美國、俄國、土耳其、匈牙利等國家的極端勢力,藉由「認同政治」操弄民粹手段,營造「我族認同」;福山還批評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妖魔化中國「非常愚蠢」,他直指,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伊拉克戰爭、歐元誕生,是資本主義創造的三大災難。

福山也指出,目前自由民主唯一合理的系統性競爭對手,並非社會主義,而是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中國大陸強調,這套發展模式,可以創造出民主制度無法保障的長期穩定和經濟發展,福山對此表示「若30年之後,中國比美國還強大,中國人民比美國還有錢,國家仍持續統一,我會說他們的論點是真的。」

拚短期選舉 易忽略長期問題

無論是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當年民主制度在國際社會處於道德高地,美國便以民主爲名,做爲出征的包裝。小布希2001年推出的「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就是典型例子,承諾要和阿富汗人民站在一起,強調美國是阿富汗尋求和平、繁榮、民主的夥伴。孰料今年8月,阿富汗一夕變天,跌破全世界專家眼鏡,美軍說走就走,阿富汗民衆緊扒着美軍飛機想要一起離開的一幕,留在世人記憶,更重創拜登的聲望。

可以說,這場民主峰會,是拜登在歷經阿富汗挫敗後,爲了找回顏面的一次「雪恥」。

然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近期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疫苗外交、基礎建設高速發展等,都引起美國的警惕,因此設法急起直追,或互別苗頭。譬如今年5月以來,拜登開始積極贈送盟國疫苗,11月中拜登簽署了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方案等,而這也說明了當做的事情是對的,是好的,良性競爭都好過惡性對立。

回到民主的探討。畢業於牛津大學的政治社會哲學家羅曼•柯茲納裡奇Roman Krznaric曾撰文指出,民主制度下,「許多政客除了下一屆選舉幾乎無所在意,所關注的也僅限於最新的民意調查或網絡輿論。政府往往更偏向權宜之計」,他還指出,爲了在下一屆選舉中贏得選民的支持,政客可能會提出誘人的稅收優惠政策,而忽略長期問題。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月13、14日出席中共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時曾說:「只有拉票時受寵、選舉後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也點出了民主制度的部分弊病。

利益集團 構成金錢政治

此外,羅曼•柯茲納裡奇直言還指出,特殊利益集團,特別是企業,利用政治制度爲自己爭取短期利益,並將長期成本轉嫁給社會其他羣體,「企業對政治的入侵和操控都是一種全球性現象,導致無法形成和實施長遠的政策規劃。」

無論在美國或臺灣,「選舉要燒錢」已經是一般民衆的常識。有資料顯示,美國總統大選的開支,2012年民主、共和兩黨花了超過60億美元,2016年估計總開支超過100億美元。也因此「金錢政治」成了民主體制一大特徵,資產階級進一步握有權力資源,政二代、政三代的「政治家族」,猶如民主的日常。

美國此次主辦的「民主峰會」,是採邀請制,也就是是否民主,由美國來認定,從邀請國可看出一些特別之處。譬如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未受邀,巴西、菲律賓等經歷「民主倒退」的國家受邀,而中東國家除以色列外,伊拉克也有受邀;經濟社會表現亮眼的新加坡,則沒有受邀。

多一點團結 少一點對立

美國國務院稱,民主峰會「目標是團結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同努力打擊腐敗和威權主義以及促進人權」,不過攤開受邀名單,似乎沒有一個明確門檻標準,或者應該說,美國要找的,更多的是「會聽話的」,可以一同抗中的國家。

以民主自豪,又處於美國抗中前沿的臺灣,自然也在受邀名單,但值得玩味的是,美國並不找蔡英文總統與會,而是改派蕭美琴、唐鳳爲代表。明眼人都可看出,這是美國要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大陸。這其中也盡顯臺灣對美國的「工具性價值」,需要臺灣象徵性的參與,但仍顧忌大陸的一中紅線。

可以預見,民主峰會將會是一場將矛頭對準中國大陸的「同溫層大會」,除了象徵性意義外,蔡政府也必然藉此「大內宣」,宣揚臺美關係友好,但除此之外,能獲得的實質利益實在有限。

美蘇冷戰時,世界以意識形態劃線,壁壘分明;如今美國召開民主峰會,再次此以意識形態同盟,製造新冷戰,給中國大陸扣上「專制國家」、「民主威脅」的帽子。然而在疫情猶未消的此時,全世界更需要的,是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促進發展,多一點團結,少一點對立。(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