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抗中」是目標 「保臺」是幌子(沈迺訓)

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投書《時代雜誌》,主張美國必須阻止中國稱霸,以維繫美國的經濟利益,因此不能坐視臺灣遭到北京的吞併。圖爲烏軍使用美援武器裝備。(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投書《時代雜誌》,主張美國必須保衛臺灣,以阻止中國稱霸。柯氏觀點一點都不稀奇,惟須關注者,是他挑明從美國的利益角度來分析,而不是打着諸如民主自由等意識形態的政客式論調,他認爲美國必須阻止中國稱霸,不能讓中國取代美國成爲全球規則的制定者,以維繫美國的經濟利益,因此不能坐視臺灣遭到北京的吞併。

柯氏這種「不演了!」單純從美國利益出發的說法,可謂一針見血,同時也是給沉溺在抗中保臺的迷幻思維的人們一記當頭棒喝,認清國際政治現實的無情,「民主保臺」僅止於一廂情願。

柯氏言下之意是對美國而言,「抗中」是國家安全利益的最高目標,而不是「保臺」,美國積極抗中的根本原因,完全不是從維護民主、自由、人權這些懷有理想主義的角度出發,而是赤裸裸着要將中國從霸權威脅者的名單中徹底抹去。這點柯氏說得很清楚,要達到壓制中國超越美國的關鍵,就是阻止北京成爲全球規則的制定者,也只有如此才能確保經濟在內的各種利益得以維持不墜,在這個前提下,就不能坐視臺灣遭到北京的吞併。

更要注意到柯氏解釋不能讓臺灣被併吞的原因,再度確認是絲毫無關守護臺灣的民主,而是坦率真誠的將臺灣比喻成「礦坑裡的金絲雀」,是環境是否惡化的指標。也就是美國對待臺灣的方式,將成爲亞洲鄰國的信任指標,因此絕對不能坐視臺灣淪陷,否則美國將徹底在東亞失去影響力。

柯氏的言談完全是從美國國家的現實主義利益角度出發,省略過多的扭怩作態,反而可以讓美中臺關係回到本質層面,釐清中美之間大國對抗的歷史必然,臺灣則只是一隻「金絲雀」,以及壓制中國崛起的「棋子」,非常有助於臺灣人認清並思考自己定位與何去何從。

自美國有機會稱霸全球以來,民主自由人權等意識形態的說法,一直只是國家利益的政策工具。美國在二戰間,可以爲了打壓德國稱霸歐洲,假稱打擊邪惡納粹主義,選擇與邪惡共產主義的蘇聯合作;在戰後,又爲了阻止蘇聯染指歐洲,繼而威脅美國的霸權地位,才又高談反共;之後甚至爲了圍堵蘇聯,更不惜「出賣臺灣」選擇與中國合作。美國的現實作風班班可考。

種種紀錄都說明了美國在意的是極盡全力維護霸主的地位,以獨享其所帶來的各種優勢特權,或者說是傲慢的本錢。爲了鞏固獨霸的地位,忙於操控着全球各地的權力分佈與平衡,這纔是美國人的正業;而幫忙推廣民主自由等等散播西方意識形態的工作,明顯是不務正業下的兼職副產品。

尤須釐清者,縱使今日中國符合所謂西方標準的民主政體,中美展開鬥爭並不會消失,不同在於美國可能改以東方與西方地域主義的意識形態口號,來包裝鬥爭的正當性;而臺灣就算一點都不民主,美國照樣會基於國家利益,透過武裝臺灣來圍堵中國,而口號僅是從民主換成是遏制中國根深柢固的擴張主義。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切都只是爲了師出有名想出來的名堂。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戰爭,缺的只是發動戰爭的理由,這點應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共識。柯伯吉說臺灣是礦坑的金絲雀,其實柯氏近期活躍的說法,本身就是美國國內尋戰派擡頭的那隻金絲雀了。

(作者爲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