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家庭餐桌話題,影響孩子一生
哈佛法學院前院長Martha Minow跟她的兩個姐妹,都有很高的成就。有人問她,“你們三姐妹都事業有成,我很好奇你的父母是怎樣教育你們的”。
Minow院長笑了笑回答,“每天的晚餐,是一家人深度交流的時間,爸爸媽媽會和三個女兒分享、討論甚至爭論時局、公共政策等,這對我以後的人生有巨大的影響”。
哈佛法學院前院長Martha Minow
餐桌話題,特別是對時事的討論,塑造了孩子的視野、格局和價值觀,幫孩子見天地,見衆生,見自我,這就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意義,也是博雅小學堂從10年前成立之初就讓專業的主編級媒體人給孩子講新聞的初衷。
給孩子一年的時間聽新聞,TA的變化會讓你大吃一驚。
萌萌是上海三年級的小學生,有次參加學校的大隊委競選。當時她和媽媽剛聽完博雅《給孩子的國內新聞週刊》關於“兩會”的新聞分析。萌萌意識到,大隊委員跟人大代表不都一樣嗎?都要有提案啊。
人大代表的提案怎麼做?她從新聞中知道,人大代表寫提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代表哪個羣體,提案的背景是什麼,訴求是什麼,最後會有什麼影響力和結果,老師和同學看到提案會怎麼想等等。
這一下,新聞中的“兩會”不再只是遙遠地方發生的抽象的大事件,它和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產生了深刻聯結。
杭州的Lisa升入中學後,有一次課前演講,做了一個關於特朗普的PPT分享,非常成功。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爲何對當時的美國總統感興趣,且對他的瞭解和分析甚至都超過了很多大人?
這得益於她長期收聽博雅《給孩子的國際週刊》。Lisa媽媽後來把這個事兒拿到國際週刊的羣裡分享,主講趙楚老師當即就自掏腰包給孩子發了個小紅包。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都被激發了。
家庭教育領域的KOL“北大圖圖媽”曾提到,爲什麼自己開始和孩子在餐桌上討論新聞。
她說,“直到現在自己纔想清楚,孩子跟弟弟打個架、跟媽媽鬧個小脾氣、跟其他小朋友踢個球,其實很難用這些人生片段和生活經歷,去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和志向。而新聞這個東西,其實是讓孩子鏈接社會,思考社會問題。只有在社會裡面,視野夠寬,他才能找到責任和使命感”。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曾說過一句話:“如果要造船,不要鼓勵人們去伐木、不要指派任務和工作,而是要教他們去渴望那無邊無際的大海。”
新聞,也就是現實世界不斷滾動的大事件,正是這無邊無際的大海。
當孩子開始讀新聞,究竟在讀什麼?
讀新聞,讀的就是不斷拓展的“視野”。
博雅小學堂,十年做一件事,給孩子深度分析新聞。
具體說,十年,主要做了四個《給孩子的新聞週刊》音頻節目:國內+國際+商業+科技。
爲什麼是這四個?
一句話:這裡有現代人應瞭解的基本常識。說是“常識”,其實也是思維方式,或者說三觀。
國內新聞:讓孩子真實地認識他所處的時代和國家—— 這裡,藏着一個人最大的命運
國際新聞:讓孩子能站在世界的高度,重新認識他所處的時代和地方——一個人看得多遠,決定了走多遠;
商業新聞:這裡有驅動世界發展最底層的思維方式,包括經濟學思維,博弈論,陌生人打交道的思維方式等等——這裡,有改變世界觀的最強大思考武器;
科技新聞:這裡有世界發展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的演化邏輯——正是科技,給世界帶來了最大顛覆。
四大新聞結合,其實就是世界整體。
在流量時代,後真相時代,當其他人被情緒、爽點帶偏的時候,我們希望,你的孩子能從情緒和爽點中解放出來,走出認知舒適圈。
當其他人只能看到成績單上數字的時候,我們希望,你的孩子能看到一個公式的美麗,一個新技術潛藏的可能性。
《給孩子的新聞》,有什麼不同?
與漫天的新聞報道不同的是,《給孩子的新聞》系列,核心在“思辨”二字。
四大週刊,每週各一更,就像一個不斷長大的容器。但是我們的容器裡,裝的不是信息、知識,而是運用信息知識思考的能力。
我們相信,知識不能改變命運,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改變命運。
這種思維能力,是可以學習,更需要訓練的。
帶領孩子,每週做重大新聞的深度分析,其實就是帶領孩子每週進行思辨訓練。包括:分辨事實,結構化思考,最終抵達世界的複雜性理解。
如何分辨事實真相?——信息檢索、分析能力,是基本的新聞素養,但是學校裡不教,那我們希望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時代就給到他。
如何結構化思考?——不管多麼複雜的現實問題,只要有結構化思考的能力,瞬間也會變得很容易。而這種思維方式也是可以學習的。
如何看到世界的複雜性、人類行爲的豐富性?——好人,還是壞人?好事,還是壞事?一開始,我們大人也總喜歡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何況孩子。
但等見多一點世面,見多一點人類個性的複雜性,孩子也會漸漸明白,不管多麼睿智,簡化的模型,也無法覆蓋曲折枝蔓的實際生活,如果沒有豐富感受的平衡和緩衝,以一句優美的格言、精準的知識、嚴厲的道德教條,來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是輕而易舉的事。於是,心變柔軟了。
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時代給到TA這些思維訓練,相信這是送給孩子一個終身的禮物。
而講課的老師們,絕對都是有能力送出這個禮物的人。
請看新聞週刊導師陣容:
物理學家費曼說,你應該讓學生——
去懷疑,
去思考,
去交流,
去提問,
去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而最重要的是,
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這是所有主講老師的共識。
聽完新聞,孩子能做什麼?
如果替孩子一句話總結,那就是:我學習,我消化,我與你分享。
每期新聞最後,主講老師都會進一步提出一個追問,希望引導孩子思考。正如大哲學家洛克所說, “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爲我們自己的”。
說到這裡,忍不住給你看看孩子們的留言。請千萬不要小看孩子,他們的理解力是很高的。
比如,當趙楚老師講到Sora問世,請小朋友們談談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同學“野生的小鹿”,立馬想到了電影《黑客帝國》。是啊,電影裡還像個思想實驗,而我們包括我們孩子這一代親自體驗到了,由AI搭建的真假難辨的世界。
“不要讓自己造就的東西毀滅自己”。——真是有哲思的“野生小鹿”。
再比如,當林楚方老師從“一帶一路”講到絲綢的歷史,老師提了一個很開腦洞的問題。“第一個養蠶的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哪個更勇敢”?
“Jerry”同學從現象到本質,抽絲剝繭地展開了自己的想象和分析,很有意思。
還比如,吳京平老師留了道思考題,火星移民會遇到什麼麻煩。
“Perter”同學一口氣想出了5個麻煩,引起了同學們圍觀,三年級的“楊小號”同學乾脆口述,請媽媽幫自己打字了。
不再一一列舉了。
理解-提問-再表達,獲得反饋,反覆迭代。這不就是學習的真諦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信也在增長。
有時候,真是羨慕今天的孩子。作爲家長,有時想,如果我在小時候能進行這樣高質量的思考,今天的我,會不會有所不同呢?哈哈。
聽完新聞,家庭環境會發生什麼變化?
家庭話題,從日常擴展到新聞,孩子的視野變遼闊了,孩子跟父母的關係紐帶,是不是也更深刻了呢?
這是來自杭州爸爸的分享。
這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家住上海的萌萌家長給到的另一個生活片段。科技新聞,如何激發了他的孩子做科學實驗的興趣。
萌萌家的做法,讓我想起《論語》開篇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時候,好的學習方式,不是讀很多東西,而是好的東西多讀一遍。然後知行合一。
更好的學習方式,是孩子真正感受到了靈魂的喚醒,感受到精神後花園的光亮。然後,孩子返回到這個真實世界,走一條屬於各自的道路。
在這個意義上,讀新聞,也是一種幫助孩子找回自己的歷險。這種歷險激動人心,它讓孩子去往從沒去到的地方,也去往內心深處探尋自己到底是誰。
所以來一場找回自己的歷險吧。
你和你的孩子,來嗎?
博雅10週年·爆款重磅升級
《給孩子的新聞週刊系列》
首次打破自然年訂閱!
任何月份訂閱,
都可獲得接下來12個月權益
商業+國內+科技+國際
一週新聞全覆蓋
每週4更,共220期
點擊訂閱,終身免費收聽
現在訂閱,還送3大贈品:
4個月暢聽會員
2024年月度電子刊12期+2023年後半年電子刊7期 共19期,價值¥199
英語新聞音頻專輯(周更2節,至2024.12),價值¥199
聲明:文內有付費產品鏈接,根據相關法規需標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