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國文/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淺談二十四史之首——《史記》
《史記》由司馬遷撰,共一百三十卷,記載起自黃帝,訖漢武帝期間的史事。爲中國第一部正史,亦爲通史之祖(《漢書》記載西漢歷史,爲斷代史之祖)。後人更將其與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晉陳壽的《三國志》,合稱爲「四史」。
然而《史記》不僅是偉大的史書,也是部文學作品,且影響後世甚鉅。《史記》中也有很多我們熟知的故事、生活中常用的成語俗諺。例如:
秦末項羽與秦軍戰於鉅鹿,項羽爲使士卒拚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破釜沉舟」引申爲做事果決、義無反顧。典出《史記.項羽本紀》。
戰國時,秦兵圍攻趙國,平原君至楚求救,其門下食客毛遂自薦前往,並說服楚王同意趙楚合縱。「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典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傳》。
現在就讓我們跟着林伶老師一起來認識《史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