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藍白合發力 賴清德別扯中國介選(柳金財)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起)、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力拚總統大位。(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召開「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發表社福政策,會後被問及侯友宜鬆口接受「柯侯配」,藍白整合可望居於領先,賴宣稱「藍白合」如果基於理念,那是職務分配;如果不是因爲理念,那就是權位分贓。同時,指出藍白合不合,希望他們基於理念之外,也能基於自己政黨的自由意志,不希望中國介入這場選舉。顯然,賴清德在中央層次選舉再度進行危機動員,影射藍白合政黨競爭充滿中國介入身影。
毋庸置疑 ,大陸當局基於融合促統、融合和統目標,希望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政黨及候選人獲得臺灣選民認同及支持,開啓兩岸對話與協商,這符合其二十大對臺政策總體方略,採取「兩反」反臺獨分裂勢力、反境外勢力干涉策略,避免「臺灣問題國際化」,最終跳脫國家統一的框架設想;同時採取「兩促」(促融、促統)懷柔措施,「兩反」及「兩促」成爲大陸對臺政策戰略主軸,「反獨促統」及「融合漸統」策略並舉,最終達成「融合和統」目標。
但大陸當局仍然保有最終是否「武統」的決定權,絕不會做出「放棄使用武力」的承諾。儘管大陸以和統作爲兩岸政策主旋律,而非要以武統方式進行兩岸統一。若兩岸要建立和平穩定關係框架,就需要雙方透過對話及協商,避免誤判。就此而論,一個主張「九二共識」國民黨或「兩岸一家親」的民衆黨,其兩岸政策與大陸較爲相向。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執政最能重啓兩岸對話協商,而持「兩岸一家親」民衆黨既往在滬臺雙城論壇已有良好對話經驗,對兩岸和平具有積極正面意義。
儘管大陸國臺辦已連續多場記者會中一再重申,「從來都不介入臺灣地區的選舉」。民進黨則直指大陸政府企圖干擾影響選舉乃不爭的事實,既往是選前對臺軍事恫嚇演習威懾及嚴詞批判、外交壓制,或在媒體、社羣平臺散播假新聞,分化臺灣社會。從民進黨角度來說,無論大陸當局是採取硬措施或軟措施,皆是赤裸裸地介入臺灣選舉。近期主要是針對賴清德訪美接連軍事演習、退出中美洲議會及延長2509項貿易商品壁壘調查至總統大選前、多次釋放中止一部分或全部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信息,皆是干涉介入臺灣大選。
適逢中美結構性對抗日趨白熱化,導致臺灣大選中的「友美和中路線」及「聯美抗中路線」彼此更加較勁。侯友宜倡議臺灣勿當強國棋子說,賴清德公開訴求勿存「疑美論」,美國多次宣稱不會介入臺灣大選且無特定支持人選,然幾乎所有總統參選人皆至美國訪問,尋求美方認可及支持。而美國也一再宣稱境外勢力介入臺灣大選,從既往美國國會、官方及退休官員、學界對臺灣選舉與選後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所發表言論來看,似乎普遍瀰漫一種反中、抗中情境下,直指大陸當局涉入臺灣選舉。
事實上,儘管美國各界皆有人士指出大陸介入臺灣大選,然從目前美國國家利益界定及印太戰略民主同盟之需要,顯然美國也需要一個較爲「親美反中」的臺灣政府,然而這卻以重創兩岸和平關係爲代價。從地緣政治與經濟角度來看,臺灣應發展「親美親中」、「友美和中」衡平國家戰略,既能兼顧經濟利益及政治自主性,方是臺灣避險自存之道。
觀察大陸學界對藍白合的認知及評價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認爲藍白合是有機會的,雙方各退一步完成政黨輪替,無論是柯侯配、侯柯配可與賴清德一搏;未來組成聯合政府或非綠執政聯盟,有其社會羣衆基礎,若是要完勝於賴則不僅需要藍白配還需要整合郭臺銘。幾乎六成選民支持政黨輪替,但四成民衆卻持續支持民進黨執政。
第二種是認爲藍白很難整合。其因在於彼此互信不足、利益交換與配置不易衡平、雙方正副職位不易擬定、擔任副手之政黨其立委選舉恐受影響。值得關注是,藍白不合根本無法贏得大選,且即使藍白合也未必會贏得大選,藍白合選票加總約高於賴清德6至8%,未必能夠發揮一加一大於二效果,且一旦郭臺銘參選到底,難以完成政黨輪替。事實上,藍白合作可延伸立法院議題合作,制約一旦民進黨當選未來可能倡議過激兩岸路線發展。
探討藍白合可能性代表近六成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完成政黨輪替。然而,最近民調也顯示高達六成民意認爲藍白合困難重重,無論全民調與開放性民主初選方式爭論、柯侯配與侯柯配涉及各政黨立法委員選舉及未來政黨政治發展、權力及利益分配、意識型態及價值觀整合、政策相容等重大課題,可謂是涓滴細微工程,這與大陸介選並無關聯。藍白配整合最大效益可能完全執政,但此並非必然政治結果,彼此是否相互信任或仍存各自政治理性計算,皆可能使藍白配無法充分發揮整合加乘效應。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