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海洋中心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製基地動土

臺灣以海立國,爲推動海洋科技前瞻研究與特殊探測調查任務能永續發展,必須完善研發場域,並建構海洋資源共享平臺。

國研院院長蔡宏營(左四)主持動土開工典禮,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孟培傑(左三)和衆多貴賓參與。 國研院/提供

國科會轄下國研院海洋中心規劃建置「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制基地」,今(16)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國研院院長蔡宏營主持,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孟培傑、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處長陳維德,及多位業者等一同參與,見證臺灣海洋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制基地」位於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內,將建構鋼骨結構一層樓挑高建築,預計2026年底完工啓用。基地有五大任務:作爲海洋科技長期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提供重型海洋科儀自主研發及海洋儀器產製的實驗場域;供作研究船及關鍵探測系統後勤維運的基地;整合海洋中心海洋科儀設備、自主研發技術及精準探測技術等資源;支援學術研究、產業發展、人才培育及科普教育。

基地內將建置大型廠房與附屬設施,除提供海洋載具測試示範場域,並作爲勵進研究船的後勤維運暨關鍵科儀工作站,完善臺灣海洋科儀研發環境,推動海洋科儀設備國產化,減少對進口設備的依賴,以提升海洋產業效益。此外,基地將鏈結高雄興達港周邊產業,並與經濟部「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合作,引薦區域內傳統加工產業投入高價值海洋科技產品製造,形成南臺灣藍海科技廊帶,促進產業升級。

蔡宏營表示,隨着全球對海洋資源探索與環境保護需求持續增加,海洋科技創新已是我國重要戰略。「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制基地」的建立,將提升國內海洋科技自主研發實力,併成爲產學合作平臺,加速我國海洋科技產業發展,爭取臺灣在國際海洋研究領域的話語權。期許「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制基地」能夠成爲臺灣海洋科研設備研發樞紐,爲國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提供支持,協助臺灣的海洋科技邁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