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廠商加碼AI眼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實習生張宇欣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業界對大模型的期待從技術端向硬件端轉移,AI硬件產品層出不窮。但Rabbit R1、AI Pin等AI硬件產品頻頻翻車又爲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想讓AI硬件順利發揮出大模型的效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這其中,AI眼鏡以其較強的交互性和便攜性,被稱爲“AI落地最佳載體”之一,不僅吸引了Meta、蘋果押注,國內諸多廠商也在謀求入局。
近日,AR廠商Rokid聯合時尚眼鏡品牌BOLON(暴龍)發佈了一款AR+AI眼鏡;稍早,小度發佈了小度AI眼鏡,並透露這一產品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市面上接着就有消息稱,小米將與歌爾股份合作,全面對標Meta Ray-ban,在2025年第二季度發佈新一代AI眼鏡。在此之前,還有華爲、雷鳥、界環等多家公司推出AI眼鏡產品。
雖說AI眼鏡並不是新鮮事物,但想要讓受衆爲技術買單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恐怕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正處在技術驅動與市場需求“拉鋸戰”階段的AI眼鏡市場,能否重現iPhone4出現時的輝煌,成爲下一個超級硬件市場,仍是充滿未知的。
爲什麼是AI眼鏡?
入局AI眼鏡並不是新玩家腦子一熱的決定。在大模型井噴式發展的當下,AI眼鏡不失爲市場和企業最好的選擇。
據中央網信辦透露,截至今年8月,我國完成備案並上線、能爲公衆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共計197個,註冊用戶數超過6億。在ChatGPT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後,國內大模型數量逐年增多,但狂飆式的開發並沒有爲企業帶來預期的效益,反而是高昂的開發資金讓企業擔子漸重。
紅杉資本合夥人David Cahn流傳甚廣的“6000億美金問題”認爲,AI基礎設施建設的預期收入,和AI生態系統的實際收入增長之間存在巨大差距,6000億美金投入進去也很難獲得等價的回報和產出。
越來越快的燒錢速度和短期難以回本的現實,讓身處AI賽道的企業意識到大模型落地應用的亟需性和必要性。
市場開始廣泛嘗試能夠承載AI的硬件載體。但是從手機、PC到微型投影硬件 Ai Pin,再到智能指環,每一個載體的表現都不太盡如人意。
這其中,AI眼鏡作爲小型化載體,信息密度大,又容易帶來顛覆性、沉浸式體驗,還契合了可佩戴性與高接受度的特點,資本與廠商都抱有期待。
Ray-Ban Meta二代的成功也讓更多玩家看到了希望。
產業界將“200萬臺出貨量”作爲AI硬件的生死線,標誌該產品能否通過市場檢驗。而Ray-Ban Meta的第二代產品僅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達成了全球100萬副的銷售業績。截至今年9月,這一產品的銷量突破了300萬。
Ray-Ban Meta的要點在於,相對便宜好戴,299美元售價比蘋果Vision Pro數千美元的價格低了不少,大模型交互能力也強,提升了AI眼鏡的實用性。
Meta之後,今年8月,界環推出搭載通義、文心等14個大模型的AI音頻眼鏡;11月,百度推出軟硬一體智能化的小度AI眼鏡……市場熱鬧了起來。
羣雄逐鹿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價值12.3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每年會以27%的速度增長。
Meta成功之後,從VC資本、上游供應鏈到品牌廠商和互聯網巨頭,進一步加快了AI眼鏡的研發節奏,希冀儘早有所建樹。
在這個過程中,AI眼鏡市場也逐漸形成了三大陣營,AR 眼鏡廠商、手機大廠和互聯網巨頭。
對於AR眼鏡廠商來說,AI眼鏡是從傳統眼鏡向AR眼鏡迭代的一款過渡產品。
蘋果Vision Pro的高開低走讓廠商們意識到,市場對AR眼鏡的認知仍停留在娛樂層面。AI眼鏡市場對於他們來說更多是一個打開第二增長曲線的機會。
對於手機大廠來說,AI眼鏡是打造品牌生態協同的新硬件,能幫助他們鞏固在智能硬件市場的地位。
手機品牌往往擁有龐大的用戶羣體基礎和極強的用戶黏性。讓AI眼鏡和手機耳機相連接,直接對接各類社交應用平臺,還能實現品牌產品的互聯,對於打造品牌生態有較強助力。
而對於互聯網巨頭們來說,AI眼鏡是大模型落地應用的硬件載體,也是爲企業盈利、提供更多資金養大模型“吞金獸”的實體產品。
隨着大模型在越來越多的場景被實際應用,無論是百度的文心一言還是字節跳動的豆包,互聯網巨頭們開發的大模型積累了相當量的用戶。在此基礎上開發AI眼鏡,巨頭們佔據更多優勢。
但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家產品明顯打開了市場。
未來智能CTO王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穿戴式AI硬件未來發展的重點包括智能交互與虛擬助理、個性化與場景適應性、小型化和輕量化設計、長時續航與能效優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
這些難題無法得到解決,AI硬件市場就無法突破低位徘徊的窘境。
國內AI眼鏡市場目前尚處於嚐鮮階段,摸着Meta過河,也不一定能復刻Meta的成功。
不過好在,受益於LCD、OLED供應鏈優勢,隨着硬件成本的降低及AI技術的成熟,有望儘早產出低成本、高效率的AI眼鏡。
多個陣營的廠家入局AI眼鏡,對於用戶教育、產品創新、應用開花,也是一件好事。“下一個殺手級應用”的說法,至少意味着市場期待仍處於高位,產業鏈仍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