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大陸會陷在中所得陷阱裡嗎?

許多開發中國家當其人均國民所得達到8,000至18,000美元時,常出現上述陷阱,依經濟文獻所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原有的低勞動成本優勢喪失;其二,勞動生產力無法提升;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因其既無法進行有效的產業升級,也無法躋身高科技創新(高新)產業之林,在此「高不成低不就」情況下,復又被原來位居高、低兩端的各個經濟體集體夾殺,人均所得乃呈停滯成長之勢,是爲「中所得陷阱」。

■西方結盟制裁,

中方「高新」拚突圍

依CEIC總體資料庫資料所示,中國大陸在2021年12月底時,其人均所得爲12,615美元。故由上述「中所得陷阱」的定義來看,其正處於陷阱中「中期」,離跳出這陷阱的人均18,000美元仍有相當差距,挑戰十分嚴峻。

更有甚者,現今中國經濟發展最大挑戰之一,當屬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各國多方制裁與圍堵,特別是在高新產業的發展上,上述技術封鎖與制裁的力道十分迅猛,若中國大陸招架不住,就一定會落入深阱中。

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5月8日公佈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預計以十年的時間,讓中國製造業在2025年時邁入「製造業強國行列」、2035年時「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2049中共建國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在上述方案中,它強調製造技術與訊息技術彼此須緊密結合,形成「中國智造」;此外,在該戰略中,又以半導體的自給率在2025年時達70% 特別引人側目。

自從川普在美國總統任內發起對中的貿易戰後,中方旋即收起《中國製造2025》這一旗號,然此一作法從未獲美方認同,現今,拜登政府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與「通膨削減法案」(IRA),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全力打壓中國在高新科技業的發展。而若此一「國策」能夠成功,就一定能把中國踩死在「中所得陷阱」裡。

證諸現今的國際政經情勢,實爲上述「中所得陷阱」理論提供第四種學說新思路:意即,若上述中等收入國家一旦被鎖定,而無法掙脫已開發國家的杯葛及圍勦時,也同樣會使其深陷在「中所得陷阱」裡。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難唸的經。就美國而言,雖其並沒有上述中所得陷阱的問題,然現今卻深陷在產業空洞化的陷阱裡。具體而言,當拜登在臺積電美國廠開工時高呼(美國)「工會回來時」,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則在事後公開表示:「聽了有點刺耳!」其後,臺積電又公開表示,其在美國建廠因缺乏人力,故須延至2025年方有可能投產。由此觀之, 當美國將「產業復興」與「工會復興」劃上等號時,在產業界的質疑下,恐將使其復興之路更加艱辛。

■華爲能否掙脫「陷阱」,

成觀察指標

現今中國是否能逃脫此中所得陷阱?就產業宏觀而言,端視其在被打壓下,是否能依其計劃所述完成「中國智造」,其中又以半導體的發展,是否能達成或逼近其所設定的70%的目標爲重要觀察指標。

此外,就產業微觀而言,華爲是否真能如其所稱,在今年年底前如期推出5G手機。此乃因華爲是現今中國大陸最具代表性、也是被美國製裁最嚴厲的高新企業,故其應是渠能否以強大的研發實力,不屈不撓地徹底粉碎其不能掙脫第四種「中所得陷阱」學說的重要試金石。

質言之,就掙脫中所得陷阱而言,若華爲能,則中國就能;若華爲不能,則中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