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 東芝退市與“日本製造”
摘要:東芝公司的退市,是否意味着“日本製造”正在走向衰退?
戰後,日本致力於“製造立國”、“貿易立國”,實現了經濟騰飛,創下“東亞奇蹟”。在日本實現經濟騰飛的過程中,“日本製造”的貢獻功不可沒,爲大衆消費社會提供了安全、舒適、耐用的高質量產品,可謂“享譽全球”。在經歷了最爲輝煌的時代以後,近年來“日本製造”卻麻煩不斷,接二連三爆出“醜聞”,引起各方關注。近日,據國內外媒體報道,擁有150年曆史、象徵“日本製造”的東芝公司將於年內退市。東芝公司的退市,是否意味着“日本製造”正在走向衰退?
積重難返
日前,東芝公司宣佈“日本產業夥伴基金”(JIP)聯合體通過公開收購(TOB)方式,以總投資約2萬億日元完成對東芝公司78.65%股票的收購,獲2/3以上股份。從結算開始的9月27日起,“日本產業合作伙伴”將成爲東芝新的母公司及最大股東。按計劃,擁有近150年曆史的東芝將在今年內從東京證交所退市。屆時,東芝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長達74年的上市歷史也將隨之落下帷幕。東芝的退市,給提倡“工匠精神”、自居“製造立國”的日本帶來了不小衝擊。
全球聞名的日本東芝創立於1875年,並於戰後的1949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74年來,東芝旗下品牌產品享譽全球,曾是日本“工匠精神”的象徵,製造大國的縮影,伴隨着日本渡過了戰後經濟復興以及高速增長的輝煌時代。2015年,東芝因被發現連續六年虛報營收約1500億日元,支付了約74億日元的罰款,罰款額創下日本最高紀錄。禍不單行,2017年東芝旗下的美核電企業西屋公司出現7000億日元虧損。爲“止血求生”,2018年東芝不得不將其優質資產半導體業務出售才避免了破產倒閉。其後,在日本政府的干預下,東芝多次向國內外投資機構提出收購方案,但都未獲成功。此次收購成功,雖然可助東芝逃過一劫,以免破產倒閉之災,但退市已是不可避免。
絕非偶然
東芝退市並不是一個偶發事件。我們觀察到,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一些全球較爲知名的日本製造企業就已開始接二連三爆出“醜聞”,從豐田的“剎車門”、三菱的“油耗門”、高田的“死亡氣囊”、神鋼的“以次充優”、東麗的“材料造假”,再到今日的東芝因“財務虛報”引發的併購和退市,這些著名製造企業可謂“負面新聞”不斷,顛覆了世人對“日本製造”的認知。
這些“日本製造”從昔日“享譽全球”到今日“走下神壇”,當然有其內在演變規律。應該說,絕大多數的日本製造企業都具有較強的倫理道德觀和社會責任感,企業文化和員工教育比較注重提倡“工匠精神”,推崇“愛崗敬業”,重視“團隊建設”。但是,與歐美相比,日本公司內部管理上也存在着重研發輕市場、重生產輕銷售,重管理輕經營等弱點,作爲公司“代理人”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雖然大都出身一線,精通業務,但是公司傳統文化影響,與公司“委託人”的股東相容性較差,對股東大會大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勢,特別在圍繞公司新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等事關公司重大戰略等方面的態度極爲強勢。
泡沫經濟崩潰以後,隨着日本國內經濟陷入蕭條和停滯,海外資金大規模流入,海外機構開始“大舉進軍”日本,投資其國內股市、控股和併購日本本土公司。在外來資金和公司文化的衝擊下,傳統日本公司引以爲豪的所謂三種“神器”——終身僱傭、年功序列及企業內工會機制“壽終正寢”。雖然這個“三件套”的終結有利於日本公司“脫胎換骨”,但是固守僵化的經營管理思想卻成了其“鳳凰涅槃”的主要障礙。因此,多年來,一些全球聞名的日本大公司在外來投資者與高級管理層之間,會經常圍繞戰略性投資與併購、長期發展與短期盈利、生產製造與營銷管理等問題發生矛盾,這種內耗往往延誤和喪失了企業發展的良好機遇。同時,隨着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現代公司治理理念和內控制度在各國逐漸普及,股東的權力和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公司內控逐漸從“人治”向“法治”轉變,但這與日本公司以資歷決定地位、以人脈決定傳承、以經驗決定管理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伴隨經濟轉型中的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的轉型,部分大公司發生以上“醜聞”也是必然結果。
“夕陽產業”?
自2021年上臺以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了所謂實現以“增長”與“分配”互爲良性循環的新資本主義政策綱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日本經濟卻呈現出“高股價、低日元”現象,由此帶來的問題則是資本與實體,服務與製造的“頭重腳輕”。我們看到,當下的日本經濟一方面股市續創新高,日經平均價格指數已回升至三十年前水平,海外和國內機構投資者獲利豐厚。但是在另一方面,日元貶值卻使日本出現輸入型通脹,國民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馬太效應”逐漸顯現。
從日本國內企業層面來看,由於受日元貶值影響,來自海外子公司的利潤顯著增加,這極大地改善了本國母公司的經營狀況。據共同社5月12日報道,2022財年日本的上市公司淨利潤總計較上一財年增長7.4%,達29.030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萬億元)。但是,這部分淨利潤的增加主要因國際能源價格走高、日元貶值而獲益的商社等非製造業營收增長所致,而以汽車爲首的製造業則因日元貶值出現了進口原材料漲價、生產成本增加和公司利潤下滑。
在當下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外需增長緩慢的背景下,如何擺脫“日本製造”的困境,充分發揮企業競爭力優勢,控制生產成本、開拓海外產品市場,是推動“日本製造”復甦的關鍵所在。除了企業經營管理層需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以外,從日本政府的角度來看,也需要摒棄冷戰思維和所謂的“價值觀外交”,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在多邊及中日雙邊機制下支持和鼓勵企業對外加強研發、生產、供應和銷售等多方面合作,更好融入全球和東亞區域的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這樣才能更好避免“日本製造”的衰退和沒落。
(作者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