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鎮熱中也需“冷思考”
近期,投資高達25億元的某古城因生意慘淡、不得不進行重整而備受關注。近年來,許多地方斥巨資建設古城古鎮,動輒投資上億元,但不少項目卻陷入了低效運營甚至荒廢的困境。這一現象提示我們需要對古城古鎮的發展進行冷靜思考。
衆多遊客對古城古鎮情有獨鍾,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顯示,超過90%的受訪者曾參與古鎮旅遊,且不少遊客在規劃年度出遊時,會將古城古鎮作爲備選目的地,顯示出這類景區已成爲旅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少地方寄望於通過打造古城古鎮,推動當地文旅產業繁榮發展。雖然不乏如山西平遙古城、雲南麗江古城等成功案例,但同樣存在大量因前期投資巨大而經營不善的反面教材。這些項目普遍存在過度商業化、產品同質化嚴重、運營粗放等問題。
古城古鎮的建設與運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遠規劃。在建設初期,應科學規劃,既要保護歷史遺蹟,又要深度挖掘特色資源。鑑於當前遊客對慢生活、深度遊的偏好,景區還需進一步完善餐飲、住宿等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同時,要保持動態調整,不斷優化景區項目與服務,以滿足文旅市場的新需求。投資方也需保持耐心與定力,避免盲目跟風,以免陷入過度商業化的陷阱。
古城古鎮應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品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古城古鎮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建設的靈感源泉。從建築風格到民俗活動,從街邊美食到文創產品,都應緊扣地區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在此基礎上,要對古城古鎮的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場景、新業態,讓文旅資源煥發新生機。
此外,古城古鎮還需吸收優質市場資源,激發創新發展活力。針對部分古城古鎮在消費者需求洞察、資源整合、運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應加強市場化運作與管理,引入多元經營主體參與投資、建設、運營,從而分散市場風險,爲古城古鎮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