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再論郭臺銘對不起鴻海股東

鴻海受郭臺銘參選衝擊,緊急發聲明強調,郭臺銘四年前已交棒,未再參與公司日常管理,鴻海也不參與政治活動。圖/本報資料照片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執意參選總統,鴻海股東是海嘯第一排的受害者,逾80萬名股東及集團數十萬名員工,都因爲他個人高度爭議的政治決定而陷入極爲不利的地位,鴻海的經營團隊或許基於與郭臺銘多年情誼而無法出面捍衛公司權益,但是鴻海的股東們則應該挺身而出,捍衛企業經營價值,避免股東權益遭到郭臺銘參選總統的傷害。

郭臺銘參選總統對鴻海股東不利,可條列出來的理由非常長,也早已成爲各界共識。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郭臺銘在參選記者會中,向北京高喊「如果中共因爲你不聽話,要沒收鴻海財產,我會說,Yes ! Do It!」這種爲了個人政治聲量,拿「沒收」來鼓動羣衆、挑釁北京當局、把鴻海員工與股東當成政治砧板上的魚肉任意宰割,實爲臺灣公司治理史上最惡劣的案例。

郭臺銘身爲鴻海創辦人與大股東,既然要參選總統,就應該展現最高標準的公司治理,做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的典範,不幸的是,他卻選擇了唯我獨尊且躁進的誑言,鼓動中共沒收鴻海財產來踐踏80餘萬股東,親痛仇快的舉止,令人難以置信。

受到衝擊的鴻海強調郭臺銘四年前交棒,未再參與公司日常管理,鴻海也不參與政治活動,顯然是面臨政治森林大火吞噬之前,設法畫下防火線。君無戲言,郭臺銘與鴻海既然多次公開聲明未參與公司決策,那就應可受鴻海股東與全體國民的檢驗,股東們更該要求金融主管機關徹查鴻海公司是否有隱匿或欺騙股東的情事,以確保自身權益。

鴻海股東可以要求,清查鴻海董事長、總經理與經營團隊的電子公文、email信函、會議通知與紀錄、LINE等社羣軟體討論內容,檢視公司重大決策是否有超越董事會的秘密會議;是否董事會之前需先將議事資料送交郭臺銘本人或其辦公室;是否在業務、投資、供應鏈移轉、主要事業部資源分配等重大議題,先以會前會或是其他方式向郭臺銘報告;又有多少公司日常活動必須呈報郭臺銘或其辦公室後才確認執行。

金管會對於清查金控公司大股東干政已經有相當的經驗,如果鴻海股東集體捍衛權益,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訴,或是透過投資人保護協會進行,只要符合一定的法律要件,清查鴻海與郭臺銘之間的往來並沒有太高的技術障礙。

再者,參選公職人員必須依法進行財產申報,郭臺銘連這個基本要求都有微詞,他一度拿太太做話題說:「太太爲此跟我抱怨好幾天,她有幾個比較貴的皮包都要列在裡面。」其實財產申報只是公職人員最基本的義務,擁有大量資產的政治領袖,在任內將所有財產交付信託,向全體國民公開財產管理的變動,避免公權力的行使與私人利益糾葛不清的爭議,是先進國家都會要求政治領袖的基本義務。

郭臺銘本人對於持股信託其實很有經驗,以他身邊強大的律師與財會團隊,交付信託絕非難事,只是意願問題。早在2011年,他就將8,600萬股交付信託,以當時的市價計算高達新臺幣100億元。他當時持股信託目的是將孳息獎賞給員工,每年多出新臺幣10億元的股息用來鼓勵員工認真爲股東創造利益。

當時郭臺銘持股信託之舉曾獲得相當掌聲,大股東將自己的股息藉由信託架構贈與員工,如果員工因此更加積極任事,爲公司創造的獲利還會反饋給鴻海全體股東,可說是多贏。但是郭臺銘與他的財務團隊精於計算,因爲信託後的孳息贈與員工,無須併入郭臺銘的綜合所得稅計算,且分年移轉還可以節省贈與稅,郭臺銘因爲持股信託所節省的稅金,價值在10億元以上。

國外政壇經常有精於計算的商人以「CEO總統」自我標榜來爭取選票,號稱將商界的經營技巧用在政壇,可以爲人民創造更高的經濟成長。但是國外這些商業領袖取得政治權力後,經常出現的就是這種藉由財務與法律的技巧,優先創造自身與內圈團體的利益,自己大碗吃肉,員工或是百姓只能喝點湯水還要高呼感恩的情節。

郭臺銘在參選總統的過程中,仍然頻繁以鴻海集團各公司股票進行繁複的理財操作,有些是例行性的財務行爲,有些目的可能是股價護盤,有些也引起外界質疑是否存在藉由股價波動將資源分配給政治支持者,藉以規避政治獻金等法定規範等問題。

我們主張,要杜絕種種存在違法風險、造成爭議的財產操作,郭臺銘在參選期間應該主動將所有財產交付信託,這是總統參選人切斷公權力與私益互通的正辦,更是對臺灣政壇、金融市場的穩定負責、對全民昭公信的基本動作。郭臺銘參選總統,不能對不起鴻海股東,而鴻海股東更應該主動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因爲創辦人蔘選而一路走到資產遭到「沒收」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