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分屍案出動聲納找屍塊 首批河牀照「這3處」有異狀

高雄分屍案搜索陷入瓶頸,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主動提供聲納儀器協助搜索,首批圖資出爐,顯示多處河牀起伏痕跡有異狀,疑似有物體堆積狀況。(任義宇攝)

高雄分屍案搜索陷入瓶頸,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主動提供聲納儀器協助搜索,首批圖資出爐,顯示多處河牀起伏痕跡有異狀,疑似有物體堆積狀況。(任義宇攝)

高市刑大技正林孝治、搜索隊員聽取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分析河牀異常處,將標記下來待氣候好轉下水搜索。(任義宇攝)

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在場協助後續河段掃描,聲納設備由搜索團隊協助佈置於河牀。(任義宇攝)

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在場協助後續河段掃描,聲納設備由搜索團隊協助佈置於河牀。(任義宇攝)

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在場協助後續河段掃描,聲納設備由搜索團隊協助佈置於河牀。(任義宇攝)

高雄分屍案3名婦人疑遭73歲老翁張介宗殺害分屍,部分遺體遭丟棄前鎮河道,高雄警方搜索7日找到23屍塊,但進度已出現瓶頸,中山大學退休副教授田文敏昨(11)日主動提供聲納儀器協助搜索,首批畫面今日午後曝光,田文敏分析金鞏橋旁約有3處可疑點,預計於今日完成河道段掃描,待天候好轉派潛水員針對可疑點重點搜索。

田文敏主動提供掃描是聲納探測器,加入搜索河道遺體行列,昨日完成第1處探測點,位於中華五路金鞏橋旁,田文敏今日下午1點半攜帶首批出爐的探測圖資到場,與現場警方、搜索人員做分析比對。

對於聲納圖資訊息,田文敏說明聲納透過聲波反射,能建立河道中物品圖資,真實反映河牀狀態,從圖資顯示河牀痕跡,可以看出河牀起伏狀態看出水流強勁,這次掃描透過50公尺內高解析度掃描,有幾處河牀痕跡可能有些坑洞、異常物體堆積狀況。

田文敏將聲納圖攤開與警方、搜索隊員進行比對並標記出異常處,田文敏說從經驗判斷,除河牀底部異常痕跡外,也可加入魚羣掃描結果,可以針對魚羣聚集處多加搜索,因爲魚羣對生物遺體等有機物的反應狀態,可能在該處會機會找尋到被害者遺體。

指揮現場搜索的高市刑大技正林孝治表示,田文敏教授在包含復興空難等大型事件,多次提供聲納協助救援,但對於刑事案件搜索遺體、調查是首度嘗試,期盼透過科技手段能加速偵辦進度,因一次掃描範圍約50公尺,因此將多次掃描完成前鎮河段掃描。

林孝治也說今日有望完成河牀段掃描,標記出可疑地點,並待天候好轉、水中能見度佳時,派遣潛水隊員重點搜索,至於先前也有發現屍塊的港區碼頭部分,林孝治透露會待河牀段搜索完畢後,再視情況考慮是否將聲納設備轉移進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