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授經圖》:紀念爲書而生的人
硯臺和毛筆 伏生眼睛 小瓶和小卷 (傳) 唐·王維 《伏生授經圖》卷(局部) 書帙
提起王維,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都是唐朝詩人,其實,王維不僅是詩人,還是畫家。正在故宮舉辦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上,就有一幅據說是王維所畫的《伏生授經圖》,只展出27天,10月27日就要更換。
作者王維,這是據誰說的呢?據宋高宗說的。
看,畫心右上角外側的前隔水綾上有一豎行字,那是宋高宗趙構題的“王維寫濟南伏生”(其中,“寫”即“畫”,但意思比“畫”高級點,強調以畫筆寫意而不只是畫形)。這幅畫作者真的是王維嗎?不一定。不過,高宗的七個字至少提供了兩個信息:一是,畫中人物是伏生;二是,即便這幅畫不是王維畫的,至少也證明它很古老。
伏生是什麼人?現在瞭解他的人不多。伏生是濟南人,做過秦朝博士。這個“博士”跟現代的博士不同,是一種給皇帝做顧問的官職,由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擔任。就是在伏生做秦博士時,秦始皇下令焚書,把他不想讓人們看到的書都燒掉。《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其中,“詩”就是《詩經》,“書”就是《尚書》。所謂“棄市”,就是在鬧市執行死刑並暴屍街頭的一種刑法。在鬧市當衆殺人,可以威懾百姓,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按焚書令,談論“詩書”尚且要“棄市”,何況私藏?
但是伏生把一本《尚書》藏在了牆壁內。《尚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政事文獻彙編。《尚書》是儒家的核心經典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麼重要的典籍卻要被焚燒,有識之士肯定都會痛心疾首。儘管如此,冒死保存卻需要極大的勇氣,並不是誰都能做到。伏生此舉,就像爲中華文化保存火種一般。
後來,天下大亂,伏生流亡在外。直到漢朝平定天下,他才得以回去找他藏的《尚書》。經歷戰火之後,伏生只找回了二十九篇,數十篇都丟失了。
於是他就在齊魯一帶教授《尚書》。漢文帝時,朝廷徵召研究《尚書》的人,聽說伏生會講授《尚書》,就打算召用他。可是當時伏生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不能遠行到京師去,於是漢文帝就派晁錯前去向伏生學習。晁錯學成歸來,最後也升爲博士。
明代畫家杜堇也畫過《伏生授經圖》,畫中老者是伏生,旁邊的女子是他的女兒羲娥。因爲伏生年紀大了,口齒不清,伏生就讓女兒在一旁代爲傳話。正在案前書寫的那個人是晁錯。
現在我們來看“王維”的《伏生授經圖》。此圖中只有一個老者,自然就是伏生了。他右手持卷,左手指點,顯然是在向對面的人做說明。不過,對面的人物並未畫出。有人說,也許因爲畫卷古老,對面的畫面殘破,所以那部分被裁掉了。不過,對面無人似乎更好,想象空間更大,絲毫不影響畫意。下面我們來細讀畫面。
與杜堇畫的伏生相比,這個伏生形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瘦。而且,是那種高齡老人的瘦弱,可想而知,他走起路來都顫顫巍巍的。伏生爲晁錯授經時已九十多歲,因此這個伏生形象更符合實際。
他頭上戴的是葛巾。東晉陶淵明曾以葛巾濾酒,葛巾是表達隱逸、率真的文化符號。伏生披着紗衣,紗輕而薄透,似乎表示伏生老弱,乃至不勝厚衣。畫中,伏生右肩紗衣已滑落,顯然,是由於他持卷向人展示所致。他身體左傾,頭也左偏,似是爲了避免紗衣全部滑落,或似是表示剛纔側頭看捲上文字,而此時看向對方並給予講解。
伏生穿的內衣很有意思,兩根細帶連着一個“抱腹”(肚兜)。這個小肚兜給人感覺有幾分童真。右側肩帶與右側紗衣一樣,也從肩膀滑落。紗衣與肩帶的滑落共同強調了伏生出示書卷的動作。
伏生將前臂全擱在几案上,好分擔一些他前傾身體的重量。那幾案兩頭有翹頭,四根弧形曲腳,案面較單足幾寬闊。案面右邊是一方硯臺、一支毛筆。硯臺形狀不規則,或是以尋常河石打磨而成,能用即可,不求規整和裝飾。硯臺側面有兩根木條露頭,可知是硯臺的墊木,這個細節說明畫家應是按照日常現實硯臺的擺放習慣而畫。畫家畫伏生的手、腳,都長得誇張。他的腳趾對着一小瓶、一小卷。小瓶有蓋,蓋頂有鈕,或許是注水用具;小卷可能是包裹毛筆用的“筆捲”。几案右前方地上是“書帙”,也就是書卷的外套。卷帙內襯的竹條隱約顯露——再次體現出畫家對細節刻畫之認真;從側面可以看到卷帙包裹了若干書卷。伏生坐在蒲團上,看樣子蒲團應是草編的。
總之,畫家以紮實的細節描繪,刻畫了一個生活樸素、身體羸弱的老人形象,單以形象塑造而論,已經很成功。但不止於此,畫家筆力有餘,他像是不費多大勁兒,就畫出了伏生的專注眼神,畫出了伏生眼睛裡透露的殷切希望。作爲肉身,伏生已瀕臨老朽,但有了眼神,伏生就煥發了光彩。他的捨身護書、竭力傳書的意志,照亮了中國士人的精神世界。
王維被後世奉爲文人畫鼻祖,遍尋畫史,最適合畫文士楷模伏生的畫家,似乎只有同爲文士亦是畫家的王維最爲合適,大概因此而把《伏生授經圖》歸於王維名下。
無論真正的作者是誰,中國畫史上能有一卷《伏生授經圖》流傳,已足以令中國人欣慰。古時有不少畫人物的名家,比如閻立本畫高貴的帝王將相,張萱、周昉畫美麗的宮廷仕女,吳道子畫非凡的神仙,但畢竟有人畫了不高貴、不美麗、不神奇的老人伏生。他身體虛弱而精神堅強的形象,迄今仍使人感動不已。
文並供圖/田玉彬
(作家,學者,清明上河圖研究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