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不必要恐慌…米酵菌酸 專家建議改譯邦克列酸
「米酵菌酸」讓許多消費者聞米色變,爲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右)昨宣佈,經過第二次專家會議討論,決議改名爲「邦克列酸」。記者邱德祥/攝影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國人關注,「米酵菌酸」毒性之強,讓不少人聞「米」色變。衛福部昨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專家會議,決議將「米酵菌酸」改採音譯,命名爲「邦克列酸」,次長王必勝表示,國內使用米作爲成分的食品衆多,而「米酵菌酸」翻譯不是很到位,不少民衆望文生義,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確有改名之必要。
專家會議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等專家,及衛福部食藥署與疾管署、農業部農糧署及農試所、環境部化學署、臺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臺大副校長張上淳等。會議自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約一時結束,歷時近二個小時。
王必勝指出,所有與會專家均同意更改「米酵菌酸」,部分專家建議採用「椰蜀菌酸」,但名稱中有「椰、蜀」,恐讓椰子、玉米受到影響;最後決議以細菌、化學品音譯等命名方式,避開常用主要食材方式命名,以減少污名化;再者,將透過行政程序,通知教育部未來中英對照辭典均採用「邦克列酸」。
「這是不幸事件,希望以此獲得寶貴的經驗。」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還找不到解毒劑,且洗腎也很難洗出毒素,目前「血漿置換術」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請臨牀醫師多參考使用;目前已有標準品,檢驗量能也沒有問題,希望多進行檢驗,蒐集臨牀資料、數據,以提高治療效果。
依農業部及食品工業研究所提供的資訊,產生「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相關資料很少且不明確,會中建議食藥署與食品工業研究所、農業部,後續將對該細菌展開研究和調查,包括在臺灣自然生態及食品的分佈狀況及特性。
臺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於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建議中央將「邦克列酸」納入常規毒物檢驗,希望中央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尋求共識,建立相關標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