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國有資本在創造新需求中的特殊作用

原標題:發揮國有資本在創造新需求中的特殊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當前,我國經濟總需求不足既有短期市場預期不穩的制約,更有中長期結構性矛盾與結構性失衡的掣肘。解決這一突出矛盾,未來5-10年,要有效發揮國有資本在創造新需求中的特殊作用。

發揮國有資本在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上的特殊作用。

推進以人民爲中心的城市化。2012-2023年,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增長3.4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1倍、1.2倍;累計實現增加值146.9萬億元,年均增長8.1%。截至2023年底,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317.1萬億元。可以將國有資產投資於以人民爲中心的城市化,加大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中的投入力度。

基本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農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直接制約了內需潛力的釋放。如果按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成本約爲5萬元/人的最低口徑估算,基本解決農民工市民化所需的資金缺口達16萬億元左右。可將國有資本投入農民工市民化中,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的短板。

解決城鄉基本養老的過大差距。一是解決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二是加大對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三是普及高中階段義務教育。

發揮國有資本在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的特殊作用。

加大國有資本投資城市化建設力度。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66.16%,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爲48.3%。據相關測算,城鎮化率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拉動投資需求超過1萬億元,新增2000億元的消費需求。可將投資於人的城市化建設作爲發揮國有資本戰略支撐作用的重大任務,加大對城市羣、都市圈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使國有資本成爲創造新需求的“發動機”。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未來5-10年,我國人口城市化所帶來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巨大。有數據指出,預計未來5年內,需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管網等總投資需求4萬億元;進一步估算,城市化進程中的硬件投資最保守估計需要20萬-30萬億元左右投入。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套,要儘快形成國有資本支持城市公用事業等重大項目投入的長效機制。

加大以人工智能爲重點的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一是提高央企在基礎研究投入方面的佔比。二是發揮央企在能源資源、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對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打造開放式基礎設施平臺體系。三是深化央企內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賦予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超額利潤分享、虛擬股權等領域實現制度創新的重要突破。

發揮國有資本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特殊作用。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求,發揮國有資本在重點圍繞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環境營造、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科技創新、吸引民企參與等方面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央企國資要成爲原始創新、基礎創新及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中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向民營企業開放共性關鍵技術科研數據、科研儀器設施、試驗基地等創新資源,吸引更多民營企業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

優化央企國資的考覈機制。適應新階段央企國資的新角色、新任務,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優化以往以納稅總額、GDP貢獻等經濟效益爲主的評價標準,開展戰略性、長期性、綜合性評價,並儘快出臺與此適應的考覈標準。

【遲福林,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