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風行 橫店變“豎店”

本報記者 顏世龍 橫店報道

隨着微短劇的興起,很多橫店影視製作公司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以快速製作和低成本投入贏得市場。

相比傳統模式,微短劇以其獨特的觀看模式和快節奏的內容吸引了大批年輕觀衆,這成爲橫店影視產業的新寵。

然而,微短劇爆火的背後,既是對過去傳統演員的挑戰,對於影視製作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當前橫店的影視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在投融資陷入困局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金融資源,意味着影視產業難以做大。“目前影視行業的下行壓力也比較大,這成爲橫店長期發展的隱痛點,‘天花板’顯而易見。”

橫屏與豎屏之變

大劇式微,微短劇流行,橫店甚至被業界戲稱爲“豎店”。

從業20多年、已經小有名氣的馮茗驚在橫店成爲第一批嚐鮮的演員之一。“疫情剛結束的時候大劇非常多,但2022年之後就少了很多,去年最難過的時候,我開始嘗試微短劇。以前覺得微短劇很劣質,沒想到播出結果很好,而且直接成爲爆款。”馮茗驚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馮茗驚說:“對我們而言,大劇雖然片酬高、時間長,但上映時間並不確定,其爆火與否和普通演員關係不大。但微短劇拍攝週期一般只有一週左右,而且自己就是主演,一個月後就能播出,這會讓你特別有成就感。”

不過在橫店,像馮茗驚一樣願意出演微短劇的傳統影視演員尚屬少數。“很多演員現在看不起微短劇,覺得一旦出演了微短劇以後可能很難再拍電視劇、電影,或者即便能拍,片酬也很難漲。”一位要求匿名的演員在接受採訪時說。

來自黑龍江漠河的邱剛算是老橫店人,今年是他“橫漂”的第五年。“我更傾向拍電視劇或大網劇,不喜歡拍豎屏的微短劇。”在邱剛看來,微短劇因爲時長和屏幕所限,只能呈現頭部、面部表演,肢體表演很難放開。而且表演時需要短時間激發出情緒,他並不習慣這種方式。

和橫店羣演一樣,影視製作公司老闆在面對近兩年爆火的微短劇時,也有自己的理解。

從業多年的三少(藝名)如今已經是一家影視製作公司的老闆,從早年間的電視劇、網絡劇,到2021年轉戰微短劇的製作,在與記者的言談間,興奮中似乎夾雜着些許惆悵。

“在疫情期間開始接觸微短劇。首先,我們在一部小說中選取一段比較精彩的故事情節,用真人實景拍攝完成。當觀衆被短視頻劇情吸引,點擊網頁後,就會轉到電子書頁面,然後會產生閱讀付費或購買會員行爲。”三少說,相比電視劇、網絡劇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製作,這種信息流廣告或短視頻從劇本到殺青則只需要7天左右。“每個劇的時長也就是30秒到1分鐘左右,我們一拍就是幾十個,甚至用手機都能搞定。”

三少表示,大劇和微短劇的區別非常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二者觀看模式的轉變,以前是寬屏,後來變成了橫屏,到現在變成了豎屏。此外在投資製作上,電視劇的投資在幾千萬到上億元,而微短劇投資僅在三四十萬元,精品微短劇也不過百萬元。

在三少看來,微短劇屬於工藝品,而電視劇則屬於藝術品。如果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他還是想拍橫屏的大劇,因爲這纔是屬於他自己的作品。“微短劇到目前我拍了130多個,很多劇都記不住名字了。但是沒有辦法,我們要先活下去,如果將來有機會再去拍藝術品。”

“另外,現在年輕觀衆的觀看習慣已經改變,他們不會在一部劇上耗費太多時間,更多的是將微短劇當作‘電子榨菜’,利用空閒時間通過微短劇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小慾望。”三少說,“微短劇要的是觀衆的爽感,也不需要被記住。觀衆想看的是普通人迎娶白富美,逆襲成爲首富,今天被踩在腳下,明天能爬上別人頭頂的劇情。”

影視公司艱難選擇

對於橫店的影視製作公司而言,橫屏與豎屏哪個更賺錢似乎是一門玄學。

“現在更多的選擇是維持現狀。首先,橫屏的電視劇賺錢少了,另外還存在拍完能否播出,收視率高低、能否回本這些問題。而短劇或微短劇只有要麼賺、要麼虧兩種結果,就是在賭。”三少說。

根據記者瞭解,目前一部投資三四十萬元的普通微短劇,拍攝週期在7天左右,平均一天成本在5萬元左右,古裝劇在七八萬元,精品微短劇每天在10萬元左右。

其中演員成本佔整個預算的20%—25%,如果使用爆款的男女主可能光主角片酬就要每人每天1萬—2萬元,其他費用是在導演、製片、燈光、攝影等團隊,光這些班子配齊要差不多30人左右,外加每天1000—4000元的片場租金和數量不等的羣衆演員費用,劇組花錢如流水一般。 “所以劇組對效率的要求非常高,而這正是各大劇組和公司願意來橫店拍戲的原因,在這裡演員、場景、工作人員等各類生產要素都能迅速匹配。”一位電影行業人士如此分析。

“如果看製作數量,我們可能是橫店微短劇第一。但在盈利方面,我們不是。單純看銀行流水,可能至少有五六百萬元,但實際餘額可能只有零頭。這兩年很多都是應收賬款。”三少說,“現在都在講‘降本增效’。”

也正是因爲“降本增效”,大劇在選角上已經不單看演員演技,而更看演員背後的資源。“微短劇喜歡用合適的演員,而大劇則會參考演員背後的老闆、製作方等,至於有沒有演技並不重要。現在視頻平臺只有4家,大劇的數量和資金也是有限的,就只能卷資源。”一名要求匿名的演員說。

影視行業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經歷許多陣痛。從市場數據看,優質作品依舊供給不足。記者從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以下簡稱“集聚區”)管委會了解到,對橫店而言,當前一方面是題材類型較爲單一問題,依靠強大的實景基地羣,橫店雖然生產了全國2/3的古裝劇,但是其他如科幻、現代都市、農村等題材的影視劇攝製還較少。

另一方面,影視劇集內容質量仍需提升,橫店出品的精品力作仍顯不足,受到觀衆熱烈追捧、短時間能引領行業創作和引發創投熱潮的爆款片較少,尚未完全形成真正的“橫店出品”品牌。

投融資與盈利困局

如果說“降本增效”是行業當下的不得已,那長期的隱痛卻始終對橫店、對行業形成制約,“天花板”顯而易見。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橫店當前擁有浙江省唯一的影視產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橫交所”),橫交所的成立本身就是得益於影視工業化、產業化、資本化的推動,證明已經在全國走在前列。

“但橫交所業務並不多,仍在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上述業內人士說,首先因爲影視作品多屬於非標產品;其次即便已經標準化、模塊化,但是對文化產品的合理評估很難實現。如此一來,資方是否願意買單,銀行能不能貸款,都是需要面臨的問題。

其中,投融資難已經成爲影視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個難題。

記者瞭解到,橫店影視文化企業屬於輕資產企業,因缺少抵押物在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難度非常大。中小企業受影視行業“提質減量,降本增效”等因素影響較大,影視劇拍攝、審覈、播出等環節受影響,除少數頭部企業影視劇輸出較爲穩定外,大部分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受限。

在投融資方面陷入困局,無法調動足夠的金融資源,這意味着影視行業或者橫店的影視產業都難以做大。

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解釋,國外關於影視作品的融資產品非常發達,但國內卻難以推動,因爲國外有非常完整的工業化標準。以美國好萊塢舉例,無論多麼大牌的導演都是拿6萬美元左右的週薪,但影片上映後可拿權益分成(例如票房分成、影視周邊衍生品授權分成),另外各類服化道等都是有其行業均價,但國內導演、演員片酬都無法標準量化。

此外,美國好萊塢將所有影視行業所涉及的工種都進行了標準化,無論拍什麼都是42個工種,每個工種都有其協會來約束薪酬,所以相關金融、保險產品是可以估算出來。國內影視工業的標準化與之相比落後了很多。

記者從集聚區管委會了解到,當前影視行業下行壓力確實較大。拍攝、製作的週期和成本增加,加上電視臺、網絡視頻平臺大幅削價,許多企業“無劇可播”,造成影視企業營業收入下降。

2023年1—6月,規上影視企業營業利潤僅6301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86億元,同比下降90.1%。在拍攝劇組數量方面,雖然1—6月接待劇組252個,但是其中短劇152個,佔到60.3%,而產生費用在千萬元以上的大劇組僅7個,佔比2.8%。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外院線影視公司的營收結構以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不同。國外電影公司的賣票收入只佔總營收的20%—30%,絕大多數是依靠賣產品周邊和衍生品授權。而國內影視公司的營收80%依賴電影票,周邊及其衍生品非常少。“這一方面是因爲國內版權意識淡薄,盜版太多;另一方面是我們沒有爲版權或IP付費的消費習慣。此外,維護權益成本過高和違法成本太低也制約行業發展。”

某知名影視平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長視頻、大劇的製作週期和回本週期長,可能剛播出的劇是七八年前製作的,這個過程中不確定性太多。這幾年受整體環境影響,平臺實際一直是在爲行業輸血。即便播出了,還面臨嚴重的盜版視頻等問題,再加上我們還沒有培養起內容付費的消費習慣,所以只能不斷地壓縮成本,爲了把質量提上去,只能把錢花在刀刃上。“在維權方面,基本只停留在較低賠償的民事範疇,缺少刑事案件的震懾作用。”

上述平臺相關負責人說,國內在早期收看電視時是以免費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務爲主,所以很多人到現在還覺得看電視應該是免費的,這實際上是錯覺,即便有線電視現在也早就在收費了。國外則是從一開始就是收費的,已經培養了內容付費的習慣。

該人士說,以國外的奈飛影視平臺爲例,其會員等級有4級,最便宜的檔次爲58元/月,而且還要被強制看廣告,以及不可收看熱播內容,如果是下一個檔次則要超過100元/月。而國內連續包月會員費則在22元左右,小屏會員基本不用看強制廣告。

“雖然國內的視頻平臺收費低於國外,但大劇的製作成本卻和國外基本持平,基本都在幾千萬元或上億元級別。”上述平臺相關負責人說,如果平臺長期不盈利,最終就會走向沒落,也就沒有能力和空間再去投資影視作品,那麼橫店這類影視基地也就沒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影視造富神話內外

橫店的發展變遷,也是中國影視行業的一個縮影。

其開端要追溯至1996年,當時謝晉導演正在籌拍香港迴歸獻禮片《鴉片戰爭》,但苦於沒有場景,是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力邀謝晉來橫店拍攝,並承諾三個月建成電影實拍場景——廣州街,也正是由此纔開啓了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

集聚區管委會相關資料顯示,橫店已構建了從立項審片、拍攝製作、產權交易、產業孵化、人才培養的全體系支撐,擁有從場景搭建、道具製作、設備租賃、演員中介到餐飲住宿、娛樂設施等全產業鏈配套,累計接待劇組4000餘個,拍攝影視劇達8萬餘部(集),佔全國電影的1/4、電視劇的1/3、古裝劇的2/3。入區企業主投或參投的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白玉蘭獎、飛天獎等國家級獎項200多部。

今年1—10月,橫店實現銷售收入149.78億元,同比增長19.7%;實現稅收6.10億元,同比增長2.4%;規上影視企業實現營收96.18億元,同比增長23.2%;招引劇組452個。

不過,橫店也有自身的發展難題,比如,當前橫店面臨綜合創新能力不夠強、企業發展信息不足的問題。雖然橫店擁有較完整的產業鏈,特別是拍攝方面特別強,但前期劇本創作和後期製作、衍生品等前後兩端相對薄弱,集聚區的企業中,從事劇本創作和後期製作的不到1/3。

此外,在要素保障能力方面還不夠高。當前土地用地指標十分緊缺,僅靠東陽市根本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用地需求。據測算,目前明確要落地投資的騰訊等8個重點影視類項目,用地缺口還有4500餘畝。

另外是影視用地沒有單獨類別,土地掛牌價格與工業用地相差甚遠,大幅增加影視企業用地成本。以愛奇藝項目爲例,影視企業以商業用地拿地所需成本爲每畝約100萬元,工業企業拿地成本爲每畝約50萬元。

在人才和載體方面,受限於區位交通、城市能級等制約,影視創意創作、後期技術等方面高層次人才未能形成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