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產業鏈資本突圍:工業場景加速擴張,探路eVTOL商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廣州報道
4月26日,中國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正式受理了峰飛航空科技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EM(盛世龍)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盛世龍型號合格審定工作正式啓動。
中信證券認爲,隨着此前不久億航EH216-S三證的全部獲取,將大幅增強我國發展低空經濟的信心,我國eVTOL產業鏈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有望成爲全球首個eVTOL量產的國家。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進入戰略機遇期。
不過倘若盤點低空經濟產業鏈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業績,雖然或多或少有在探討與eVTOL相關的業務擴圍,但更多還是落腳在眼下既有商業模式。其中較多被提及的趨勢在於:產業正從消費級市場,邁入成長空間更大的工業級市場。
這背後源於eVTOL的適航認證工作需要一定時間,且全球尚沒有達成完全統一的標準。不過隨着國內企業率先拿下eVTOL“三證”,疊加多個區域市場積極推進低空通航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該進程有望進入加速軌道。
突圍工業
對於已經大多數已經發展多年無人機業務的整機公司來說,工業無人機是目前着墨的重點。
縱橫股份(688070.SH)財報顯示,公司正穩步推進工業無人機在低空數字經濟領域的應用佈局。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5.03%;歸母淨利潤爲虧損 6449.99萬元,同比減少147.55%。年內業務增長未達預期,主要因國內業務用戶單位採購預算減少、部分採購項目延遲,部分項目研發及交付週期較長;不過海外業務保持增長。
在應用場景方面,公司2023年在國內市場,面向測繪與地理信息、安防與應急等領域訂單有所減少,能源巡檢、防務、教育等領域訂單持續增長,海外市場訂單保持增長。
中無人機(688297.SH)專注於大型固定翼長航時無人機系統,在2023財年實現營業收入26.64億元,同比3.94%;實現歸母淨利潤 3.03億元,同比下降18.27%,主要原因爲收入規模減少,且交付產品結構差異造成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無人機技術服務方面,實現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氣象探測、應急救援等領域應用,並提供各種載荷驗證的試驗飛行服務。
彩虹股份(600707.SH)在無人機應用服務方面,先後完成航空物探、應急測繪、森林防火海洋監測、應急通信等無人機應用系統研製及飛行試驗;在中大型無人機航空物探、應急測繪等領域已進入產業化階段。
整體來說,在公共事業領域,相對輕量級的無人機產品已經持續滲透進入經濟生活,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這也被認爲是高成長性的細分應用市場,其空間已經陸續超過消費級無人機、農業無人機。
一個明顯趨勢是,如順豐、美團等廠商已經推出無人機用於貨物運輸。就在4月1日,無錫市首條低空運輸航線正式開通,順豐旗下低空配送團隊豐翼科技是其中主角。據透露,截至2023年12月,全國範圍內豐翼物流無人機運營超過80萬架次,實現100%安全運營。
中無人機在財報中指出,隨着無人機在工業應用場景拓展,未來工業無人機將成爲民用無人機的發展熱點,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其增速預計明顯超過消費無人機並逐步成爲民用無人機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預計2024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佔民用無人機市場總規模的比例將達72.65%。
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集中度低,2018-2020年CR3(前三家廠商份額)分別爲4.47%、6.38%、4.43%。
預計到2024年,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五年複合增速約58%,其中農林植保約318億元,警用安防市場約爲200億元,電力巡檢約200億元,快遞物流約255億元,地理測繪約448億元。
探路eVTOL
雖然今年eVTOL行業全球市場均動作不斷,但更多集中在適航認證階段,億航智能算是率先邁過了重要的三道門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今年部分頭部eVTOL廠商在積極推進載物型號產品商業化落地,更多廠商期待在2025-2026年實現更大突破。載人則需要經過更爲嚴苛的安全認證,且需要前期大量的航時和數據積累等。
此前一輪輪股市熱潮後,相關產業鏈公司相繼指出,目前eVTOL業務對公司貢獻還很小。不過從技術角度看,通信、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已經可以支持相關市場落地需求。
例如中衡設計(603017.SH)公告指出,公司中標華中智能飛行器產業基地項目,是其作爲聯合體成員單位中標,公司在本項目中主要負責施工圖設計工作,僅分享項目施工圖設計費531.86萬元,設計費僅佔公司2023年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0.31%。
藍海華騰(300484.SZ)公告披露,公司目前主營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中低壓變頻器、伺服驅動器等產品,其中電動飛行器電機控制器目前正處於技術研發攻關階段,短期內對公司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也有公司在公告中明確告知產業發展階段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萊斯信息(688631.SH)公告指出,一直以來公司聚焦主責主業發展,2021年、2022年、2023年在通航領域實現營業收入僅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約爲0.43%、1.04%、0.24%。
建新股份(300107.SZ)參股的一家公司也涉及相關業務,但公司提到,目前我國低空尚未實現開放,且低空經濟相關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尚未完善,可能導致低空開放的速度、程度、範圍不達預期;飛行汽車屬於新產品、新技術,未來可能面臨市場接受程度不達預期的風險。按照中國民航局相關規定,飛行器批量銷售需要取得型號許可證(平均約3-5年)及生產許可證(平均約1年),其中存在一定時間延遲風險。
也有企業已經在與國內eVTOL公司積極開啓了業務探索。
中信海直(000099.SZ)近期在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披露,公司已經與多家eVTOL公司接洽,並與個別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作爲飛行運營商,公司目前主要負責eVTOL運營網絡搭建的探索。未來將在完成飛行器的安全性等多方面驗證後方可根據用戶需求打造多樣的應用場景。
海特高新(002023.SZ)財報顯示,公司已經具備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某型發動機自主國產化保障、直升機電動救援絞車、飛機供氧系統、飛機全動模擬機、eVTOL仿真與培訓解決方案等航空產品研發製造能力。
在垂直起降飛行器方面,公司研製並交付了國內首臺eVTOL模擬機及eVTOL仿真解決方案,推動無人機航電系統和eVTOL仿真培訓模擬機的研製工作;也與eVTOL主要主機廠家保持密切的合作,開展定製模擬器研發與製造業務。將在低空航空飛行器分系統研製、低空飛行器模擬機研製、飛行員培訓等領域進行廣泛的業務佈局。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發現,國內整機廠商目前更多聚焦於整機能力的持續提升和推動適航相關認證工作。海外的頭部廠商由於定位不同,還更近了一步。例如Joby作爲全球龍頭公司,還在與美國本土產業鏈公司合作,推動空中基礎設施,如充電樁等項目落地。
這表明,當前除了推進通航運營、低空系統等建設工作之外,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環節。
一名行業觀察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由於低空經濟的前景廣闊,國內外大廠現正在爭先恐後搶佔賽道優先權,包括各項環境測試、審定驗證等。更重要是推動各項實體和數字基礎設施落地,如空域管理、通感監、垂直起降場等。當然,隨着《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意味着期待在2025年顯著推動產業發展,並走向商用階段。
賽迪顧問則指出,2023年由於低空經濟政策驅動以及eVTOL商業化進程的提速影響,中國eVTOL產業規模達9.8億元,同比增長77.3%。預計2024年eVTOL產業將迎來第一輪商業化爆發週期,規模將大幅提升。隨着多機型適航認證的加速推進,將保持較高增長態勢,預計到2026年將達9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