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退場「校地能轉作社宅」?官員曝難處:比新建社宅還貴

社宅目前仍供不應求,許多民衆哀號根本抽不到。記者劉懿萱/攝影

少子化威力逐漸浮現,不少大專院校面臨退場命運,就有民衆認爲應該把退場校地拿來做爲社會住宅,不僅能有效利用閒置用地,還能解決社宅一屋難求的窘境;不過,高雄市都發局副局長郭進宗對此則說,真沒想像中簡單,學校結構跟住宅結構不一樣,且受到很多法規限制,重新改建比新建社宅還要貴。

內政部今日召開「租屋家庭支持政策」研討會,邀請學界、民間團體及各地租賃住宅服務公會與會,就目前社宅及租屋市場等議題共同討論。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在會中表示,雖然支持政府多蓋社宅,但感覺是不知道民衆需求是甚麼,好像有地就蓋,不過金門、馬祖等離島有需要嗎?

彭揚凱建議,政府應該成立統一登記平臺,讓民衆登記,設計出哪些生活圈須要社宅、需要一房還是二房,掌握數據才能真正瞭解民衆需求,現在盤點就只着重在公有地在哪,但其實不應該這樣,除了公有土地應該跟都市結合,不應該把所有分回土地拿去賣,進而炒高房價,有些地就應該拿來做社會住宅。

郭進宗迴應,確實用盤地概念,但也不是所有公有地都能拿來做社宅,也要篩選地上狀況、區位合不合理,早期還沒盤地所以才用公有地,比如大專院校退場,大家都認爲校舍可以拿來轉作社宅,但其實沒想像那麼簡單,學校結構跟住宅結構不一樣,學校管線、衛浴、水管、污水、電線、消防都要重新整修,甚至比直接興建社宅還貴。

郭進宗還說,且學校轉作社宅也受到很多法規的牽引,希望社會住宅不是隻給民衆有地方可以住,而是住的安全、有品質,還是希望社宅整修後可以維持30至40年,因此不是想要開闢就能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