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花樣經濟”新花樣

春日好時光,踏春賞花成爲不少人出遊首選。相關統計顯示,近期各旅遊平臺“踏春”“賞花”搜索量、景區門票預訂量均呈現上升態勢。要讓季節性的“賞花經濟”持續更久、人氣更盛,“花外”還需下另一番功夫。

多年來,各地探索嘗試,形成了一批有知名度影響力的文化節慶活動。比如,每年3月的西藏林芝桃花旅遊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二十一屆,讓無數遊客“桃”醉。同時也應看到,目前,依附於花期的賞花經濟多是吃“青春飯”。春光不常在,但四季有花開,變一“花”獨秀爲“花”樣百出,方能變遊客“流量”爲經濟“增量”。如結合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變單一賞花遊向親子研學、田園休閒、康養度假、藝術美育等領域延展,推動單一賞花活動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百“花”齊放促消費動能釋放。

培育“花”品牌,要緊跟時尚潮流,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當前,針對文旅消費呈現的多樣性、多層次、多渠道等新特點,各地應主動增加個性化、多元化和品質化的配套服務。如挖掘當地特色文體旅資源,打造“賞花+露營”“賞花+美食”“賞花+旅拍”等多種消費場景。有的地方利用科技手段推出沉浸式夜遊項目,將自然景觀、藝術表演和科技效果相融合,打造了獨特的夜間賞花盛宴。當然,適時推出優惠券,也能一定程度上激發消費潛能。

蓬勃發展的“賞花經濟”,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詮釋。未來,各地還應立足資源優勢,在抓好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多進行一些有益嘗試,發展“花”樣經濟大有可爲。 (作者:賀建明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