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農機到“小巨人”

初冬的松遼平原,千里平疇,大片秸稈鋪地。

來年春天,這裡的上億畝耕地將使用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免耕播種機的出現和快速應用,使得保護性耕作在東北大面積推廣應用。

在松遼平原腹地的吉林省四平市,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康達農機”),從填補國內免耕播種機空白到覆蓋東北主要市場份額,從小型、單一功能到大型、多元化產品矩陣,再到開發智慧農機,與國際農機巨頭展開競爭。成立僅十餘年的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康達農機如何實現快速成長?

敢闖敢試,一張白紙繪新景

曾經,因持續高強度的耕作和農民缺乏耕地保護意識,東北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威脅着糧食持續穩產增產。

保護黑土地,對未來負責;利用黑土地,保障糧食安全。如何在利用中保護?

爲破解這個問題,20年前,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一批農業專家開始研發和試驗適合我國東北黑土地的保護性耕作技術。

保護性耕作需要在不翻地、不起壟、覆蓋秸稈的情況下進行播種,這超出了傳統播種機的能力範圍。而當時,國內免耕播種機的研發生產還是空白。

2009年,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依託科研院所的支持,開始了免耕播種機的進一步國產化探索和研製。

他們深知,這是一場與困難較量的硬仗。

實驗室裡,經過無數次摸索和設計修改,國產免耕播種機初步成型。

但當這些機器在田間地頭測試時,卻頻頻出現故障,問題的關鍵之一在於免耕播種機的核心部件——切割盤。

秸稈還田的條件下,播種機需要用切割盤將秸稈和耕層切開一道口子,保證種子精準落下。實際操作中,由於鋼材質量不過關,在播種過程中切割盤出現捲刃等問題。

“製造切割盤的材料,必須達到一定的硬度。”公司總經理楊鐵成說。十幾年前,我國還沒有針對農機產業的金屬材料冶煉技術,找不到適合的材料一時讓他們犯了難。

楊鐵成一度想通過進口解決生產問題。“一臺播種機上的多個部件進口成本就高達幾萬元,依靠進口難以爲繼。”他說。

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得靠自力更生,康達農機開始了一場探求合作之行,從大型鋼鐵企業到金屬材料加工企業,一家接着一家走訪、洽談。

然而,當聽說康達農機要造幾噸農機用的高強度鋼材,很多鋼鐵企業嫌用量小、成本高等原因不願合作。

康達農機的技術團隊另闢蹊徑,用鋼廠剩下的邊角料鋼材與鋼廠合作做起試驗。硬度不夠時,就調整材料指標,重新煉製,一爐接着一爐地不懈嘗試。

“當時煉一爐鋼的成本就高達幾百萬元。”回憶涌上楊鐵成的心頭,“當初真是膽大,憋着一股勁兒。”

敢闖敢試,讓康達農機迎來了轉機。

在首鋼集團相關科研部門的支持下,康達農機煉成了符合硬度要求的鋼材。技術人員將最新加工的切割盤安裝到播種機上,到不同地塊反覆試驗。“即便土裡有石塊、鐵釘等雜物,切割盤依然能高質量完成作業,沒有發生捲刃的情況,試驗成功了!”楊鐵成說。農機耐磨鋼的國產化實現了。

不僅是高強度鋼材,當時播種機所需的排種器、液壓油泵等核心部件也因國內製造水平有限,難以達到技術要求。爲尋求突破,康達農機與科研院所組建團隊共同攻關,關鍵部件製造難題逐一破解。

產品研製成功,但推廣同樣遇到挑戰。

“覆蓋了秸稈的地能長莊稼嗎?”“投入成本購買免耕播種機後,收益能提高嗎?”……免耕播種機在農村推廣時,一些農民難免會產生疑慮。如何讓農民打心眼裡接受免耕播種機,是一道要邁過的坎。

“要讓農民認可,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讓他們看到新技術的好處。”楊鐵成說。每年春耕期,康達農機把全部技術人員派到田間地頭,用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方式作對比,指導農民使用免耕播種機。

楊鐵成還算了一筆賬,翻地、起壟、壓實……傳統耕作成本高昂,保護性耕作能顯著節本增效。“農民秋收看到效果,慢慢信服了。”楊鐵成說。

如今,保護性耕作在東北適宜地區推廣面積接近1億畝,農民對其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持續迭代,農民認可的纔是好產品

最近,在康達免耕播種機的經銷門店,一臺集免耕播種、精量精準播種爲一體的氣力式免耕精量播種機前聚集着不少農民。

“這款新產品不僅播種精度更高,而且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等作物都能播,大幅增加適用範圍。”銷售經理艾剛說,播種精度比上一代產品提高5%,這意味着出苗率更高,可助力產量的增長。

過去,企業生產的是指夾式免耕播種機,雖然可靠性很好,但僅適用於小型播種作業。

隨着土地規模化經營比例越來越高,尤其在東北,農民對大型農機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別是12行以上的大型播種機,科技含量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發。”楊鐵成說。

在企業研發車間裡,一臺24行的大型氣力式免耕播種機猶如一臺“鋼鐵巨獸”,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相關參數測試。只見大馬力拖拉機牽引前行,播種機儲存倉內的種子通過氣道均勻、準確地被吹到24個播種箱內,並通過控制系統精準播種。

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胡鳳霞說,大型播種機可不是小型播種機的簡單疊加,對耐磨件的質量、控制系統、液壓系統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種子通過氣道精準被吹到不同的播種箱,需要控制系統極高的精準度和各個部件的協同配合。

新技術意味着研發的高投入,還要解決不同廠家、型號的拖拉機與新產品配套連接等一系列難題。近幾年,從控制系統的研發,到耐磨件的質量提升,康達農機投入大量資金,並走訪拖拉機企業,共同研發與新款免耕播種機相配套的連接部件。

“十年前我們每年研發投入1000萬元左右,近兩年我們投入達到1.2億元,大部分收益都投進去了。”楊鐵成說。

短短几年,康達免耕播種機從指夾式到播種精度更高的氣力式,再到最新的電驅式,從玉米播種機到多作物綜合播種機,產品經過多次更新換代,並儲備了大量新技術。

高精度免耕播種機市場需求量正在提高。“氣力式免耕播種機目前佔市場份額10%,預計明年就能達到50%,我們的新產品正在快速佔領市場,得到農民認可。”楊鐵成說。

不久前,在湖南長沙舉辦的一個農機博覽會上,康達農機的一款81行小麥播種機,吸引了衆多客戶的目光。“很多國外客戶很感興趣,他們驚訝於我國播種機研發力度之大、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楊鐵成說。

如今,康達農機已經擁有8種類型、40多款產品的豐富產品線。這些產品適用於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多種地形,其中多個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同時,去年以來,康達農機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不少大型播種機產品得到海外用戶青睞。在阿根廷等一些農業大國的農機市場,康達農機的大型播種機在與約翰迪爾、凱斯等世界知名企業的競爭中,憑藉過硬的質量獲得了大量訂單。

“藉助‘一帶一路’倡議,我們積極對接南美、歐洲、中東等市場,與世界農機巨頭同臺競技。”楊鐵成說。

合力共進,把握智慧農機發展先機

讓農機更聰明,成爲農民的好幫手,是康達農機近些年的發力重點。

2020年,我國出臺《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鼓勵增加秸稈覆蓋還田比例。如何精準統計秸稈覆蓋量?康達農機洞察到智慧農機在保護性耕作中的潛力。

說幹就幹!一次偶然的交流中,楊鐵成得知長春理工大學擁有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立即主動找上門,與該校教師楊宏偉的團隊聯合研發智慧農機。

但智能系統的研發,遠比想象的要複雜艱鉅。如何將技術構想變爲現實?多年來,“攔路虎”屢屢出現。

田間作業時,農機掀起的灰塵,干擾了智能系統對種子的識別,制約了播種精度;試驗樣機,晴天時設備正常運行,遇上雨水就“罷工”……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團隊鉚着一股勁,將問題一個個破解,在播種機智能化研發之路上不斷前進。

現在,企業建立了30多人的技術團隊,與更多科研院校共同研發推動四代智能化播種機產品相繼面世。

近日,在長春理工大學的一間實驗室內,楊宏偉和團隊成員們聚精會神地注視着一臺最新型免耕播種機上的智能播種監視器,細心記錄着株距、行距、精度等各項數據。

智能播種監視器連着免耕播種機,方便農民查看實時的播種數據。“播種時出了故障,系統會語音提示,問題出在哪一行,農民可以迅速定位並解決,這項技術得到很多種糧大戶的認可。”楊宏偉說。

目前,康達農機免耕播種及施肥的智能監控系統設備累計生產超過3萬套,服務免耕播種面積上千萬畝,居業內領先。

時不我待,仍需奮力追趕。

一臺播種機,不應僅僅滿足於完成播種環節,而應致力於成爲農民的種地管家、技術顧問,這就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

爲把握智慧農機的發展先機,楊鐵成團隊從2023年開始,帶領技術團隊多次到國外考察學習。談到農機未來的智能化發展,楊鐵成成竹在胸:

“未來,利用智能化系統,準確識別種子的完整性,在播種時可自動篩選。”

“通過裝備應用和信息聯網,播種機要實現依據土壤狀況制定播種密度和肥料配比方案。”

在智慧化發展的道路上,康達農機始終將創新作爲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