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招回歸釘釘,看職場的鐵規則
無招回歸釘釘,第一把火就是改革考勤制度,我看了一下具體的細節,只能說:接下來,釘釘要大變樣了。
不過,今天想聊的還不是無招對釘釘的改革,而是從無招回歸釘釘背後,看職場的一個鐵規則。
無招回到釘釘,肯定得到了阿里巴巴現任 CEO 吳泳銘的支持。
實際上,吳泳銘和無招的淵源不淺。
1)2010 年,無招接受吳泳銘的邀請回到阿里巴巴,並先後參與了“一淘”和“來往”項目。
2)2021 年,無招離開釘釘創業,獲得了元璟資本的投資,而元璟資本的創始人也正是吳泳銘。
這讓我想起曾經和一個 SaaS 創業者聊天,他告訴我,選擇高管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自己的後背放心交給他”。
換句話說:對於最核心的崗位,能力當然是基礎,但是信任纔是第一位的。
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候選人的能力差異不是太大,那麼“信任”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所以,很多 CEO 的創業夥伴都是自己的同學、朋友,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一直拒絕承認這一點,因爲我始終認爲能力纔是第一位的。
但是隨着工作經驗的增長,特別是隨着我也開始帶團隊,我越來越認可這個觀點,那就是:在職場上,做人比做事重要;選對老大,比選對項目重要。
和大家分享幾點我的經驗:
1)貴人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助力之一
如果遇到值得託付的貴人,大家不要太斤斤計較,要捨得付出。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去“跪舔”,而是說,真心才能換回真心。
比如,我當年能去Oracle,就是因爲一個朋友特別認可我,從而幫我內推。
而他認可我的原因,除了我的專業能力,也源於我不求回報的幫他忙;
2)人走了,茶不要涼
離開公司,是因爲個人的職業選擇;但是離開公司,不代表不認可領導,也不代表不會和領導再度產生交集。
如果遇到好的領導,時刻保持聯繫,看自己能不能幫到他的忙,這樣到了關鍵時刻,他纔會想到你。
3)做事,也要做人
我觀察了很多同學,有些同學在職場上不順,我覺得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性格問題。
比如有些同學比較冷漠,不會爲其他人考慮,更不會爲他人主動付出;
還有些同學性格比較暴躁,動不動就出口傷人,或者太急於達成自己的目的,忽略了對方的利益。
這些毛病如果不改,他們還要吃很多虧。
來源 | Tob老人家(ID:ToBlaorenjia)
作者 | 王戴明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