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觀察:如何“處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關係”?這些地方正悄然生變

近日,55億元上海母基金延長存續期受到業內關注。與此同時,有關國資母基金推出盡職免責條款、提高出資比例、降低返投比例等消息近期也頻有傳出,這一定程度上預示着,以國資母基金爲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正在張開“雙臂”擁抱市場。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要圍繞“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支持政策。其中首次指出,要處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關係,這一方面表明,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的矛盾已經較爲突出,另一方面,國家也意識到二者良好的互動和合作關係是支持科創投資的重要保障。

隨着國資LP成爲創投圈的出資主力軍,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之間頻頻出現摩擦,如何良好互動與合作一直是一級市場上探索的重要課題。整體來看,二者的矛盾和摩擦主要體現在返投要求、投資期限、監管要求等,但記者觀察到,近兩年,不少地方國資基金正在圍繞這些方面開始了積極的市場化探索和試水。

比如在投資期限上,近日,規模爲55億元的上海浦東科創投資基金將存續期限由10年變更爲12年,其中投資期限由5年變更爲7年。毫無疑問,延長基金存續期是當好“耐心資本”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適應當前硬科技領域的長週期投資的重要舉措。

記者觀察到,當前有越來越多政府引導基金提出要延長基金存續期限,比如深圳種子期基金將存續期延長至15年,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二期基金開創性地將存續期限定爲17年。更早前,黃山市新興產業基金也將存續期設置爲15年,其中投資期爲10年。政府引導基金延長存續期之下,子基金將無需爲退出而退出,這將有助於子基金更加“耐心”地陪伴企業成長。

再如,在返投要求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放寬返投認定和降低返投比例。一般來說,政府引導基金出資到子基金後,子基金須按引導基金的要求將一定金額投入當地,以助力招商引資工作,但過高的返投要求卻給子基金的市場化投資帶來一定的限制。

記者注意到,這個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當前新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普遍將返投比例從2倍下降至1倍。另據不完全統計,過去6年內,政府引導基金整體平均返投倍率要求下降了接近40%。不難看出,降低返投要求將成爲未來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趨勢,這將加速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更多優質項目落戶當地。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盡職免責”也逐漸被寫進一些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有關條款裡。如近期北京東城區財政局就《東城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2024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管理辦法中最大的一個修訂調整是,增加了盡職免責的詳細措施,也就是符合一定條件下,基金可以免予責任追究。這進一步適應了風險投資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也將鼓勵更多科技創新股權投資“投早投小”,支持早期創新創業。

記者留意到,當前引導基金的容錯免責機制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比如,近期廣州印發的《廣州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組建廣州天使母基金,其中特別提到,建立可操作的盡職免責和容錯機制;安徽印發的《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合理設定省級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參股的風投創投子基金投資風險容忍度,按照天使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最高分別爲80%和40%的投資損失允許率。此外,蘇州、無錫、重慶、西安等地的政府引導基金都設置了“最大限度容忍客觀因素導致的投資損失”等相關條款。

綜上不難發現,處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關係,不僅需要主觀上二者不斷磨合和尋求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更需要政府性基金在體制和機制上的頂層設計,比如對國有資本中的創投基金,設置適應更加科創投資屬性、市場規則的考覈和激勵,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國內外優質的市場化基金合作等,才能與市場化基金形成協同力,共同促進科技創新發展。

責編:嶽亞楠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