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究 孕婦罹糖尿病 恐傷寶寶神經發育
成功大學醫學院婦產部、精神部、小兒部與公衛系合作,利用國內健保資料庫分析2004年到2008年出生的87.7萬名新生兒(僅限單胞胎),持續追蹤神經發育狀況至2015年,並比對父母的健保診斷紀錄,結果顯示,相較於無糖尿病的孕婦,罹患第一型、第二型或妊娠糖尿病者,孩子有較高風險發生神經發育問題。
該研究已於本月21日正式公開在國際期刊《發育醫學和兒童神經病學》。郭保麟指出,過去雖有相關文獻,但僅探討特定類型的糖尿病,這篇研究的涵蓋範圍更廣,而且這是首篇臺灣本土研究,也是東亞地區第一篇。
參與研究的成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郭保麟說明,過去婦產科醫師瞭解到,妊娠糖尿病會導致早產、胎兒體重過重或不足、缺氧等問題,也可能併發妊娠高血壓;直到最近十年開始持續追蹤5到10年,發現在孩子神經發育方面也會造成影響。
郭保麟說明,在87.7萬筆資料中,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媽媽佔0.04%,第二型糖尿病佔1%、妊娠糖尿病佔10%;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哪一種糖尿病,都會增加孩子自閉症、過動症、發展遲緩、智能障礙、腦性麻痹、癲癇風險,尤其以第一型糖尿病的影響最大。
爲何第一型糖尿病母親帶來的風險最顯著?郭保麟推斷,第一型糖尿病是先天缺乏胰島素導致,由於病程較長,對於媽媽的健康影響最大,而懷孕期間會透過胎盤影響胎兒健康。
郭保麟提醒,如果懷孕前就罹患糖尿病,需要更加嚴格控制血糖,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100以下;而妊娠糖尿病通常發生在懷孕20周以後,目前國健署規定懷孕24周時需接受糖尿病篩檢,照理說都可以及時發現,只要根據醫囑控制飲食或使用胰島素,妥善控制血糖,有助於減緩對於孩子神經發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