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稅收如何用?11大醫護團體:健保永續優先

11大醫護團體今日(10)發出聲明,呼籲政府將超徵稅收優先挹注於改善健保。(本報資料照)

財政部日前公佈,2024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是否「還錢於民」、全民普發萬元現金掀起討論。11大醫護團體今日(10)發出聲明,強調健保施行30週年,弊端逐漸浮現,預算不足、醫護人力出走,恐影響全民健康權益,呼籲政府將資源挹注於醫療費用上。

聲明指出,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立法院對於稅金用途提出諸多建議,但守護民衆健康爲國家安全的基本,國家創造再多的財富,如果沒有民衆健康權益爲基礎,一切「都是歸零」。

長年以來,我國以低廉成本維持優質的全民健保,民衆以便宜價格就能享受方便、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然而健保施行30週年之際,許多因過度節約成本、資源投入不足產生的弊端逐漸浮現,如急重難罕疾病支付標準偏低,癌症、罕病用藥及新藥新科技因預算不足無法引進,醫護人員薪資與專業養成及血汗付出不成比例等。

醫護團體指出,健保點值長期打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照顧急重難罕疾病的醫療人員流失、護理人力大量出走,「沒有護理師就沒有未來」,醫院急診壅塞,已嚴重影響民衆健康權益。

醫護團體呼籲,行政院及立法院在超收稅金的使用方面,能超越齊頭式平等,將寶貴資源用在刀口上,優先挹注於長期費用不足的健保基金、癌症基金、罕病基金及新醫療新科技等醫療費用,將能維持健保費率無須大幅調整下,全民健保能永續經營,同時改善醫護人員執業環境,避免醫療崩壞。

發出聯合聲明的11大醫護團體,分別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臺灣醫院協會、臺灣醫學中心協會、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臺灣醫務管理學會、中華民國區域醫院協會、臺灣社區醫院協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