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時間的變化(教育時評)

吳 月

“課間回來了”“體育課變多啦”“大課間變長啦”——新學期伊始,不少孩子和家長欣喜發現校園新變化。看,照片上的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一張張笑臉,是對校園微改革的最佳迴應。

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如何實現?有的地方和學校將課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有的試點每天1節體育課,有的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於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等等。具體到“分鐘”的課程表,見證了校園日常的改變。

孩子的在校時間是有限的,一些時間多了,一些時間自然少了。一日生活裡,時長分配的變化折射出育人理念之變。由只關注課堂教學到課內外兼顧,由忍不住拖堂到催着學生玩耍,變化的是由“分數第一”到“健康第一”的“優先序”,由側重“智育”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加減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正成爲人們的共識。

僅是課程表上的變化還不夠。

與時間的簡單騰挪相比,更重要的是育人方式的系統性變革。實踐中,個別現象值得注意:有的學校課間延長了,但出於安全等考慮,仍限制學生課間上下樓、去操場;運動時間更多了,但有的學校僅組織統一跑圈、做操,學生缺少自由探索、發展興趣的空間;有的延後放學時間、縮短午休時間,個別家長反映孩子休息不足……如何讓“健康第一”落地落細,考驗着學校和老師的育人智慧。以時間的變化,帶動教育從“管理導向”向“育人導向”轉變,方能將“以學生髮展爲中心”落到實處。

課間之變、校園一日生活之變,影響的是孩子的終身成長。由一刻鐘到每一天,教育改革的意義,不僅在當下的分分秒秒,也在長遠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0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