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激發農民增收新動能(話說新農村)
王 浩
堅持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激發農民增收新動能,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
夏糧入倉,安徽省渦陽縣種糧大戶宋來寶算起賬,“新麥上市,每斤1.21元,價格挺穩的。這些年,用上了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人植保機,節省用工成本、農資投入,每畝地收益有700元左右,豐收又增收。”
來自山東省嘉祥縣石臘屯村的陳慶成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每月工資7000多元。“前幾年我參加了縣裡組織的電焊培訓班,找到對口工作,工資也漲了。”陳慶成說。
無論是耕耘田疇,還是在外打拼,一本本農家賬裡飽含勤勞付出的汗水,更滿載對美好生活的希望。翻開中國經濟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8%、實際增長6.6%,增速分別快於城鎮居民2.2和2.1個百分點。在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農民收入增速“跑贏”城鎮居民,這個成績來之不易,也進一步凸顯“民生大賬”成色。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保持農民增收好勢頭,滿足農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促進城鄉經濟循環、提高國內大循環覆蓋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佔我國消費市場總體的38%,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但與此同時,農業生產成本高位運行,農民就業壓力較大等制約增收因素依然存在。因此,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爲“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激發農民增收新動能,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
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必須堅持系統發力,拿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開掘農民增收新空間。比如,工資性收入是農民增收來源的大頭,上半年各地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一個個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和工廠車間爲穩就業發揮重要作用,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7.3%。隨着有效投資持續發力,各地要在就業指導服務和供需對接上下功夫,完善勞務協作、技能培訓、勞務品牌等機制,讓更多農民工端穩“飯碗”。家庭經營性收入佔農民收入的1/3左右,鄉村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帶動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第三產業經營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1.5%。這啓示我們,鄉村產業發展新空間蘊含增收新潛力,要進一步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發展休閒採摘、科普研學、體育賽事等新業態,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挖掘農業農村多元價值。
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必須向改革要活力。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等改革喚醒了“沉睡的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優化政策供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但短板也是“潛力板”,多措並舉、久久爲功,在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上多下功夫,讓農民腰包更鼓,不斷釋放鄉村全面振興澎湃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9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