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誤以爲是正常老化!醫揭1跡象恐增失智風險

一名65歲患者,主訴常聽不清楚別人說話,原以爲只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接受聽力檢查後才發現,聽力已達中度損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名65歲患者,主訴常聽不清楚別人說話,看電視也必須將音量調到最大,原以爲只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接受聽力檢查後才發現,聽力已達中度損失,需佩戴助聽器。醫師指出,聽力退化不僅影響生活,更會對大腦功能產生深遠影響,恐增加失智風險,不可輕忽。

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30%有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到了75歲以上,比例更高達50%以上。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許多人並不知道,聽力退化不只是「耳朵變差」這麼簡單,它其實與失智、記憶力退化、社交孤立與情緒低落密切相關。當聽不清楚外界聲音時, 大腦便無法獲得完整的語音訊號,導致語言理解與記憶中樞的刺激減少,大腦便逐漸退化。

劉博仁提到,該患者起初對助聽器感到抗拒,認爲它是老人的象徵。但他向對方解釋,早期使用助聽器,不僅能幫助日常溝通,也能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與其擔心外觀,不如積極保護大腦健康,讓自身能繼續清晰地與家人互動、參與社交活動,保持活力。

除了助聽器,預防聽力退化還需要從生活做起。劉博仁建議,首先是遠離高分貝噪音,避免長時間戴耳機或處於嘈雜環境中;其次是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因爲內耳的血管極其細小,容易受傷。另外,營養攝取方面可補充維生素B羣、C、E,以及Omega-3脂肪酸、鋅、鎂等抗氧化營養素,以保護聽神經。

劉博仁提醒,聽力是連結世界與大腦的重要通道,當無法聽見時,就等於讓大腦的一部分慢慢沉寂。因此,鼓勵進入銀髮階段者,應主動檢查聽力、重視耳朵健康,以減少或延緩老年聽力損失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