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盤在即!

一、盤面綜述

今日滬深兩市受美股拖累呈現V型震盪,滬指最低探至3414點完成缺口回補,尾盤收跌。兩市超3700只個股下跌,結構性分化顯著:

1. 領漲板塊:黃金概念(+2.1%)、工業母機(+1.8%)、生物質能(+1.5%)

2. 領跌板塊:光通信(-4.2%)、CPO概念(-3.9%)、算力硬件(-3.6%)

二、資金動向解析

1. 機構調倉特徵顯現:銀行(+0.8%)、電力(+0.6%)、保險(+0.5%)等低估值藍籌獲資金承接

2. 年報季報窗口效應:業績預虧股逆勢上漲(平均+1.2%),績優股普遍回調(平均-2.1%)

3. 北向資金動態:日內淨流出18.7億元,主要減持AI硬件賽道

三、關鍵事件驅動

1. 科技股承壓邏輯:DeepSeek技術突破引發算力需求預期修正,英偉達產業鏈相關標的集體調整(生益科技-5.3%、英維克-6.1%)

2. 基金行爲觀察:Q1倉位數據顯示,科技主題基金平均增配傳統藍籌達12.7個百分點

四、技術形態研判

滬指日線收十字星(振幅1.2%),關鍵支撐位上移:

1. 短期支撐:5日線(3408點)、10日線(3395點)

2. 壓力測試:3450點區域存套牢籌碼壓力(對應3月15日高點)

五、操作策略建議

1. 倉位管理:維持6成基準倉位,利用震盪實施高低切換

2. 配置方向:

- 防禦板塊:關注銀行(PB分位23%)、電力(股息率4.2%+)等低估值品種

- 錯殺機會:精選Q1業績超預期的AI應用端標的(PEG<0.8)

3. 風險警示:規避業績預告存疑及機構持倉過載(>15%)的題材股

後市展望:預計市場將在3400-3450點區間震盪整固,重點關注量能變化(臨界閾值7500億)。月線級別維持多頭格局,中期目標位看至3480-3500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