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夫婦痛哭:我們在新西蘭遭種族歧視,養了3年的孩子被“沒收”……

* 已經收養了好幾年,卻突然遭到調查、強制“再分配”;

* 養父母痛哭,“這是反向種族主義”;

* “二次傷害”爲何會在新西蘭的體制下發生?令人深思……

“我會給你們找一個新家,那裡將是你們永遠的家,你們再也不用害怕了。”

這是大約6年前,Oranga Tamariki(新西蘭兒童部)社工對三個小女孩說的話。

當時,她們正坐在新家的客廳裡——這已經是三年內的第三個收養家庭了。

當她們還是蹣跚學步的孩子時,就被從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中帶走。

不久,她們剛出生的弟弟也加入了領養隊伍。

一共4個需要領養的毛利孩子,來自奧克蘭南區同一個家庭。

他們被一對有愛心的白人夫婦收養,住在南島一個小農場的很好的環境中,直到這一天——

01

收養幾年之後 孩子被奪走

這是令人傷心的一天,一個星期六的早晨。

一輛汽車開到南島一個農莊家庭的門口,裡面坐了2名Oranga Tamariki的工作人員。

大家知道,分別的日子要來了。

兒童部的工作人員是來接孩子的。

儘管他們曾經承諾過,他們永遠屬於這個家,但是,現在他們要飛往數百公里外的北島,去一個新家。

在告別的時刻,從已經懂事的小孩到大人,都在哭。

養父母抱着孩子久久不願分離,現場哭聲一片。

一直送到了車上,周圍還有不少社區裡的鄰居,也來送行。

養父母、街坊鄰居,甚至當地毛利部落都認爲,這樣做非常不對—— 是明顯的“二次傷害”。

Ngāi Tahu部落族長Tā Mark Solomon說,兒童部是爲了保護兒童免受傷害和虐待。但問題是,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採取的行爲方式本身就是虐待性的”。

“這是反向種族主義。”

爲何收養多年,又被強制換一個家庭?

這對白人夫婦從頭到尾都想不通。

事情要從源頭說起……

02

誠心收養孩子 甚至賣房搬家

故事發生時,三個女孩都不到三歲。

她們出生在奧克蘭一個有家暴問題的家庭。

孩子們的父親被進了監獄,母親則被認定沒有能力照顧她們。

2016年,新西蘭政府兒童部Oranga Tamariki接管了她們。

在接下來的17個月裡,她們和一位臨時照顧者住在一起。

兒童部曾多次嘗試爲三個孩子尋找“合適的文化家庭安置”(在這裡指毛利家庭),但都沒有成功。

這時,其中兩個女孩的幼兒園老師提出要收養她們。

這位老師和她的丈夫於2009年從英國移民到新西蘭,他們有兩個二十多歲的成年子女。

同時他們也是有經驗的養父母,已經永久收養了另一個6歲的孩子。

這對夫婦告訴官員,如果找不到孩子的親屬,他們願意提供一個家。

當得知還有一個年齡太小、不能上幼兒園的小女孩時,他們也同意一併收養。

“ 沒有人想要她們,兒童部本打算把三個女孩拆散。她們可能會被送到任何地方。爲了讓她們在一起,我們收養了她們。”養父說。

政策背景:

當時恰逢新西蘭兒童保護機構進行“文化轉變”。

原有的兒童、青年和家庭部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Oranga Tamariki。

工作重點也轉變到“預防傷害”。

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根據緊急臨時監護第78條“無通知”規定,從父母身邊被帶走的兒童數量增加了20%,政府接管的新生毛利嬰兒數量也急劇上升。

到了2018年,平均每週就有3名毛利嬰兒被強制帶離原生父母。

當時的兒童部長Tracey Martin呼籲更多社區力量加入(領養):“我們無法獨自完成這一切,我們需要全體新西蘭人與我們並肩作戰;我們需要更多寄養父母挺身而出,爲孩子們提供一個充滿愛的家。”

這對夫婦正是在這種政策背景下決定領養 的。

他們同意爲女孩們提供一個永久的家,並簽署了相關文件。

社工們欣喜萬分,孩子們的曾祖母也非常高興。

這對英國移民夫婦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孩子們的生活中。爲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他們賣掉了原來的房子,買了一棟帶院子的更大的房子。

孩子多了,她們還將家裡的小車換成了麪包車。

養母辭去了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們。

大約幾個月後,他們被要求爲一個初生嬰兒提供緊急寄養。

這個男嬰出生才6個小時就被送到了他們家,他是在醫院被Oranga Tamariki從母親身邊帶走的,母親甚至還沒來得及抱抱他。

幾天後,夫婦倆得知這個嬰兒是三個女孩的弟弟。

03

官方已經確認 永久領養

兒童部的社工在工作記錄中寫道:“這對夫婦表示願意永久收養這個男嬰,他們希望讓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我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照顧好這個孩子,對他們給予孩子們的照顧質量,我一點也不擔心。”

社工還稱讚這對夫婦非常理解培養積極(毛利)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養母準備了一本溝通日記,方便她和孩子們的生母互通信息,社工們也可以隨時瞭解情況。

“通過這本日記,我可以告訴她兒子開始學爬了,孩子們有多喜歡她送的禮物,在做重大決定前也可以徵求她的意見。畢竟她永遠是孩子們的媽媽。”養母說。

對此,孩子的生母也表示感激,數次寫信或者賀卡,感謝領養家庭“爲她做的一切”。

在接下來的一年左右時間裡,這四個孩子逐漸穩定下來。

他們在學校和托兒機構中表現也不錯。

養父母還盡力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購買了te reo(毛利語)的書籍和waiata (毛利歌謠)的CD。

內部郵件也確認這幾個孩子將永久與這對夫婦在一起。

護理主管在給工作人員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這三個女孩在(這對夫婦)家中是終身安置,這是永久安排,她們不適合whanau/iwi(毛利)的永久安置。然而,whanau希望建立聯繫,並開始計劃建立聯繫。但這只是爲了建立聯繫,而不是爲了安置。”

但這個家庭的生活很快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04

政策風向突變 矯枉不惜過正

2019年6月,Newsroom調查欄目的視頻曝光了兒童部強行帶走嬰兒的做法。

紀錄片展示了一位來自Hastings的年輕毛利母親拒絕交出新生兒,以及一些幕後情況。

在壓力下, Oranga Tamariki的政策和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轉變。

政策變化軌跡:

2019年,媒體多次報道、調查強行將嬰兒從母親身邊帶走的做法,帶來了不斷的壓力。

2019年7月1日,《Oranga Tamariki法》第7AA條生效。

新法規定:國家需要維護毛利兒童與其文化和血統聯繫的權利。

這些措施的效果立竿見影。

隨着Hastings帶走嬰兒事件的反響不斷髮酵,Oranga Tamariki要求進行內部調查,查明被帶走領養的毛利兒童的去向,特別是非親屬照顧者。

Oranga Tamariki似乎在急於糾正自己的錯誤——爲此,他們不惜再錯一次。

Oranga Tamariki指示工作人員,確認被領養的毛利孩子的確切位置,查明照顧者的種族、安置狀態。

然後,這些信息會全部彙總到全國各地OT辦公室的電子表格裡。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這對領養的白人夫婦突然遭到嚴格的重新審查。

04

“他們把我們視爲惡魔”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對夫婦做錯了什麼,但他們突然受到了嚴格的重新審查。

和養父母聯繫的社工被兩位新社工取代。

其中一位新社工在面談記錄中寫道:“考慮到這對夫婦來自白人英國背景,我們討論瞭如何落實7AA條款和護理標準。”

養父母重申,他們會支持孩子保持與毛利文化和whānau的聯繫。

但僅僅兩個月後,社工們就宣佈了一個重磅消息。

當Oranga Tamariki工作人員與寄養夫婦舉行會議時,寄養父母已經變得對他們非常不信任,“他們把我們視作惡魔”。

寄養父親被迫用手機錄下了會議內容。參加會議的工作人員試圖阻止他,但他拒絕了。

社工主管說:“多年來,你們被賦予了太多權力,我們應該爲此負責。但現在,我們纔是孩子們的監護人,這是真相,也是問題所在。我們是要執行法定要求。”

接着,一個經理級官員告訴寄養父母,他們已經在北島找到了孩子們的親屬,將與這個親屬家庭討論孩子的安置問題。

“我們想與孩子們的親屬舉行一次hui(會議),讓他們參與到未來決策中,包括長期照顧安排。”

雖然曾承諾這裡將是他們永遠的家,但官員卻暗示要將孩子轉移,儘管開始沒有明確表示意圖。

寄養夫婦感到越來越不安和困惑。

緊接着,孩子們與素未謀面的北島母系一半血緣的叔叔的會面就被安排了。

養父說:“他們告訴我們這只是探親。我不斷追問他們是不是要讓孩子們過渡,他們否認了。”

其後,新社工不斷給這對夫婦挑刺。

新社 工在 半年度例行報告中, 指責 這對夫婦 的行爲方式對孩子造成了情感和心理傷害。

新社工還指責這對夫婦拒絕將孩子送到毛利語學校(kura kaupapa)就讀。

對此,養父母表示這是他們的實際困難:養母根本無法在合理時間內把五個孩子送到三個不同的地點。

新社工還指責這對夫婦未經孩子親生父母同意就將孩子送到了當地學校(這本應是Oranga Tamariki的責任)。

孩子們就讀學校的校長對社工的指控感到非常不安,她給Oranga Tamariki寫了一封投訴信。

信中寫道:“作爲校長,讀到這份文件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爲我看到這些兄弟姐妹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很快樂,成長得很好,與社工描述的完全相反。我覺得這令人髮指。我強烈要求覈實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不要採信其內容。”

05

遭遇嚴格審查剝奪撫養權

但是,針對這對養父母的正式調查卻已經開始了。

政府官員對這對夫婦的態度,從三年前的感激他們收養四兄妹,轉變爲指責他們不符合新的(毛利)文化要求。

養父 母感到震驚。

他們坦言自己並不完美,作爲毛利兒童的撫養人,最大的不足是缺乏毛利文化習俗、語言和知識。但他們已經努力了。

“我們現在被認爲不再合適了——三年前他們的說法在哪兒?

“我們有一個安全的家,這裡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兄弟姐妹相互照料——把他們從這裡硬生生拽走是殘酷的。他們把我們描繪成了惡魔。”

於是,才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需要注意的是,這對夫婦是經Oranga Tamariki批准的監護者,接受過強制性的監護人培訓,包括如何應對具有挑戰性的行爲。

養母還在接受學前教師培訓。多年來,他們照顧了許多孩子,此前從未收到過投訴。

06

尾聲:“反向種族主義”

領養兩年半多,換來的是難以癒合的創傷。不僅是大人,還包括孩子。

目前,寄養家庭每月獲准與孩子進行一次15分鐘的Skype通話。

通話時必須由Oranga Tamariki工作人員監督。

如此“監管”通常只在認爲孩子面臨成年人的嚴重風險時纔會進行。

領養的英國移民夫婦已就Oranga Tamariki對待他們的方式,向申訴專員提出了全面投訴,目前正在等待裁決。

養母說:“他們真的以爲搬家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再次傷害了孩子們。他們這樣做傷害了很多孩子。

“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勾選一下。他們絕對沒有爲孩子們的福祉着想,任何理智的人或父母都會這麼說。”

奧塔哥大學社會與社區工作副教授Nicola Atwool博士是一名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她說,孩子不是包裹,可以隨便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我一次又一次看到把孩子從他們熟悉的一切中連根拔起,送到那些可能在文化上有聯繫、但實際上是陌生人的人那裡。錯!7AA的引入不是爲了讓孩子再次受到創傷。”

她說,錯兩次不代表正確。

“如果你覺得把孩子安置在白人家庭是個錯誤決定,等到他們在那裡安頓下來,你再把他們帶走,交給實際上是陌生人的親屬,這並不能彌補錯誤。”

她批評說,“Oranga Tamariki一開始是'我們的業績將以保護了多少孩子來衡量',現在變成了'我們送回了多少孩子'是業績,完全沒有理解這個過程,不在乎真實的人的生活感受。

“這就是問題所在。你不能拿孩子生活來做決定。每個決定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他們沒有這樣做,只剩下條件反射。”

以“人道的名義”

卻在新西蘭發生悲劇!

普通人的淚,

消失在官員的報表中……

ref: https://newsroom.co.nz/2024/04/15/two-wrongs-dont-make-a-right-2/